2008年1月3日星期四

天朝与天国――看《投名状》(转寄)

发信人: jieruishu (jieruishu), 信区: Movie
标 题: 天朝与天国――看《投名状》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an 2 22:41:07 2008), 站内



《投名状》总体还是值得一看的。片子的背景刻意调成石灰颜色,绝望年代里,民不聊生的表情很是如木三分。最值得欣慰的还是相对客观地表现了1850-1860年代时的中国内战,也就是以前历史书的标榜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印象中,清朝政府军(或政府雇佣军)还是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经过审查的电影上。
抛开传统的"刺马"故事不说,《投名状》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困境。侠义有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善恶分明的价值观,一个是扶弱济贫的实际行动。李连杰就是借着这个幌子让刘、金二人上道。但中国又是个熟人社会,亲戚朋友之外很难产生信任,于是要靠最原始的方式的获取信任,这就是投名状。其实影片删节过,记得在预告片是有一段,他们一起进那个山洞时kill了无辜的人(估计是抢粮食时候的俘虏)。看到这里,其实我都想向施耐庵和罗贯中致敬。
其实所谓的侠义精神正源于中国匮乏的财富和资源状况,侠最原始的动因是填饱肚子,然后是带领大家填饱肚子,并且以肉体消灭的方式来平衡财富和资源,而没有更多的政治诉求。因此一旦上升到报效朝廷、回归体制,侠义精神就只能成为牺牲品了。宋江利用了这点,而剧中的李连杰也利用了这点。剧中的徐静蕾姐姐其实只是个幌子,提高票房的附件而已。
影片中反映的另一个主题是吴思先生总结的"血酬定律"。在那个吃不饱的年月里,人命就不值钱了。在传统社会里一个普通人不能指望正常途径来获得财富,就只能用命去赌,而得到的财富则更具有排他性和零和性。侠义精神也正是产生于这样的土壤中。政府军和太平军之所以能各自动员起如此庞大的军队来参与战争,也正是这个原因。但这种力量终究是破坏性的,因为双方争夺的还是有限的资源,农业生产方式到达顶峰以后必然出现的此种情况――因为当时社会已经没有正常的渠道和方式来缓解这种体制性压力了。

对于打苏州,导演编剧的英雄主义情结就来了,很难想像一支没有依托的小部队敢去动李秀成的老窝,而且有那么一个大彻大悟的太平军将领幻想自杀可以救全城的人,更不可以想像当时迷信的军队会让女性来探亲。不过这段里外景很值得赞誉,实着下了一番功夫,特别是纵横的坑道感觉比较贴近历史。湘军打仗就是挖城堡跟太平军对峙,生把对方耗死,而包括后来的很多战争挖坑道埋炸药也是常规的破城战法。(不过这段老让我联想起1948年的长春围城)
历史上攻破苏州是的在1863年,李鸿章的淮军所为。主要原因则是内部叛变,开城投降。不过这几个叛变头领的命运不怎么样,一个鸿门宴被包了饺子,而投降的太平军也被一个不剩的处决了。这点影片倒是表现出来了。
说到这里就要谈到太平军的忠诚度问题。因为至少安庆、苏州这两个战略要地就是内外接应而被攻破的。我感觉洪秀全那套绝对忽悠不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开始都为吃饭,后来该得到的得到了,忽然发现也走进了个死胡同。上帝既带不来甘露,更带不来前途。那考虑后路就是自然的事。苏联后期的谍报工作走进死胡同,也是因为没人有信仰了,而金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反观湘军,曾国藩等读书人却是对正统儒学信念坚定(老曾打仗期间还校对了一部什么文稿,特别崇拜王阳明),对皇权怀有敬畏,更知道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在意识形态上相对占了上风。投诚也是有风险的事,得不到对方信任是致命的。可能最幸运的要算丁汝昌,后来居然成为北洋水师的提督,不过这对清帝国可不算幸运的事。
太平军打不赢也是无法逆转的事。起初洋人还对这个信上帝的反政府武装抱有好奇,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在那个时代,洋人要的是稳定的政权,对这样的邪教组织自然不支持。而太平军也失去了赢的可能。不过李希霍芬居然还在战争期间考察了长江中下游,而利用洋船给安庆送粮食的洋人的狠赚了一笔,湘军的水师再厉害也是不敢惹洋人的。
对于打南京,大家就当是听评书落了一段后接着听算了。南京被围多年,按电影里的话说"攻也是死,守也是死"。真能被李连杰打下来,那就属于神话范畴了。美军在索马里巷战都不灵,100多年前小股部队就算能进城也会被人民战争淹死。何况曾国荃怎么能让非嫡系部队抢了头功?记得有评论说曾国荃打下南京虽然是头功一件,其实并没有战略眼光――就好比围棋还不布局好就开始收官。不仅最后弄得瓜田李下,一直被朝廷追查太平军财富去向,双方心存芥蒂,而且让李鸿章的淮军在更发达的上海、苏州立稳脚跟,成为主导近代化的领军人物。其实此话不无道理,曾氏家族虽然煊赫一时,是中兴名臣之首,但终究没有发挥更大作用(虽然曾调任直隶总督是清代地方职位中最高的,但却有监视的意味,而天津教案曾扮演了李在甲午战争后的角色,其郁闷之情可想而知),这不仅和他们的理念有关,更与他们的战略失误有关。说到这里就应该谈到李秀成投诚以后那份自白书(李是历史教科书强烈声讨的对象),他文化程度不高但身居太平军高位多年,写出来的万言书有很多不可被外人知道的内容,其中包括劝曾国藩称帝。而曾国藩一直没把这封自白书原本地交给朝廷,这也是朝廷对他一直有戒心的原因之一。
导演最后让李连杰死于狙击,说明他还是认同了"刺马"一案中最没有证据但却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即马新贻为湘军所杀,为的就是阻止朝廷继续追查太平军财宝的下落问题。

我关注这部片子主要是关注历史背景。一想到煌煌天朝与邪教组织的天国十几年打没了1亿以上的人口,外加无数的财富,心里就不是滋味。想想与此同时的美国内战,损失同样很大,但最后的结果是打出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心里就更不是滋味。这场内战并不是一场以中央政府主导的战争,而是以团练为代表的地方武装主导的战争。战争中有制度创新(如湘军的体制、厘金的设立)、技术创新(西方军事技术的引进),但这些不仅没有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反而产生了更大的离心趋势。虽然政府找到了一种新的应对国内反叛的军事手段,但这种所谓的新手段更加剧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特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还在京城寒舍里苦读,一篇篇家书事无巨细,经济上也颇为窘迫,丝毫不知千里之外的事情;而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时才有机会再次见到清国的最高层决策者,此时与他最开始组织团练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这再次说明中央政府对国家的驾驭能力和驾驭方式已经到了何等微弱的程度,更不幸的是即使如此惨烈的战争也没对决策者的观念产生根本性动摇。
关于太平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从我大学同学那里就知道,他是当年的安徽省状元,安庆人。他说他们那里对太平军根本没有好印象,到现在还称之为"长毛"。而当时的重镇安庆正是太平军和清政府军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当地没有对破城后烧杀抢掠的政府军说什么,而是依然说太平军的坏话,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其实太平军最早从广西一路杀过来,和前几天我看的《被遗忘的战争》是有关联的。当时广西的土客之争激化程度不次于广东,而太平军能迅速壮大,和客民的归附是很有关系的――到更富裕的长江流域去劫掠,显然比在艰苦的山区更有吸引力。所谓的拜上帝会就是邪教,这也是我对中山大学的广场上把洪秀全作为历史名人耿耿于怀的原因;什么开科取女状元貌似女权主义运动,实际是给几个脑满肠肥的王们选秀;还有什么男女分住的革命化措施,和波尔布特在柬埔寨搞的没什么本质区别;太平军里还有嗑药的,据文献记载,太平军被俘的士兵交代战前他们会服用某种兴奋剂,他就在服用后异常亢奋,一连杀死五名川勇,估计这是石达开的部队;最让正统史学家津津乐道的就是什么《资政新篇》,靠,在香港落魄亲戚说的话能当真,又说回来,一般戕害人民最厉害的,往往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看看非洲的那些中校上校就知道了。

想简单地了解湘军怎么打仗,可以参考http://www.sdxjpc.com/2006-08-07/00012701.shtml,茅海建教授的讲座稿;想轻松点地了解这场战争,可以看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想知道曾国藩对清朝的看法,可以参考雷颐的《历史的裂缝》,开篇就是《曾、赵之辩――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傅国涌的文章考据功夫和观点并不太扎实,但也不约而同地将《谁的"天国"?》作为自己《历史深处的误会》一书的开场篇,对了解太平天国的本质有一些帮助。西祠胡同的一篇文章《太平军战事与江南社会变迁》http://www.xici.net/b245430/d62885883.htm很有水平,主要观点就是太平军导致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彻底调整,人口重新分布以及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地位的转换。


随便就写这些吧。可能有些跑题,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我们如何看待历史,甚至包括如何从这样的演绎中看待历史。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58.83.23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