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诗意的生活――电影《立春》(转寄)

发信人: Erain1111 (在路上http://erain.yculblog.com), 信区: Movie
标 题: 诗意的生活――电影《立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y 1 05:06:30 2008), 站内

顾长卫把《立春》带到了我们面前。我选择在这个深夜来看这个电影。

电影由带着明显的段落式结构,描写了一个音乐教师王彩玲在一个小镇的生活。
影片的一开始,从广播播出一阵无比美妙的歌剧唱段,随后她走进了画面――带着高傲的姿态,带着丑陋的容貌与身材,这是一种强烈反差带来的冲击。在随后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彩玲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现实的庸俗,另外一种存在于她的想象中,在后者中她想象着马上就要被抽调到北京了,想象着能在国家大剧院、巴黎演唱。她遇见了画家、痴迷于芭蕾的老师、邻居家的漂亮女人、白血病学生、婚介所,并且过着几乎可以称的上一团糟的生活。
但是,每次她张口歌唱,好像全世界的安详全部都降落在她的身旁。她唱出《托斯卡》的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时,你看着那张丑陋的脸,会觉得那有一股摄人心神的美。
王彩玲去到音乐学院,央求着一个管事儿的中年妇女听她唱一首歌,并且自顾自的唱了起来,那个妇女在刚听到她的声音的时候背影明显呆了一下,然后还是走出了房间,王彩玲跪在了地上唱出了向上帝表达苦难的唱段:
"我常把珠宝缀满了圣母的衣襟,把我的歌声献给上帝和天上灿烂的群星;在绝望的时刻,为何,为何,上帝啊,为何对我这样残酷无情? "
一时间我脑子里面只有神圣、哀痛、肃穆这样的字眼。
影片的结尾,王彩玲站在大舞台上动人的演唱,最后是一句字幕:"仅以此场景献给王彩玲。"我想那是好的祝福和想象。

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或者有劲或者没劲。这部电影向我们表达的是――在庸俗无趣的生活中,真正的艺术是什么,以及有些人是如何去坚持它。
人总要有一部分去崇尚一些更好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科学。这部电影深刻的反映了这点。王彩玲在在她的丑陋的外表下面,有一部分的她是最高雅、最美丽的,那就是她的歌声和艺术的部分;那个舞蹈教师,走起路的时候身板绷得就像一张精神饱满的弓,他跳起芭蕾的瞬间世界上只有一道光,嘲笑和悲哀消失了;那个愤青画家,在庸碌生活的背后,对着镜子画起自己的裸体时的神情是那么的一丝不苟。
这就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矛盾了。每个时代都应该都有自己的高尚的东西,离我最近的这些东西就是八十年代末兴起的诗歌热和昙花一现的摇滚盛世――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然而崇尚的谈论起艺术,艺术是一个高雅的事情同时也是生活的必须。而如今,"诗人"差不多成了反面词汇,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崇尚诗歌的国度,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你看看电视上正在热映的各种音乐表演都是些什么?在我看来,画着土气而艳俗的妆的舞蹈教师和王彩玲在操场上表演时,比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要美得多艺术的多。
由于这个奇怪而浮躁的时代,我就不难理解,当我说起要去听一个诗歌朗诵会有人给我甩上一句"真矫情!"我想告诉这样的人,你被这个时代同化了,只知道娱乐而不知道艺术,只知道跟着一个主流的声音上蹿下跳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蹿下跳,正在傻笑的人是你,没有了判断力的人是你,感到悲哀的人应该是你。我做我该做的事情,学习我应该学习,感动于我应该感动的,我不会为你感到悲哀的,因为你已经麻木到了不知道悲哀。

我说了上面那么一大段,并不代表我认为每天应该标榜着艺术。事实上,我崇尚艺术,希望学习并且接近它,但是我并不标榜艺术。
与此相反,我觉得标榜着艺术,就是伪艺术。人应该融入社会里面,并且在其中获得现实的欢乐。因此在大多数时间里面我都是一个庸俗的人,可以和你夸张的哈哈大笑并且说出一个低俗的笑话。生活就应当是现实的,别让艺术把你弄得闷闷不乐好像是一个惨绿少年,艺术是让你感受、领会、接近的,然后你就能感受、领会、接近生活好的瞬间和味道。

借用王小波在《青铜时代》里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教会了我什么才是应有的态度:
"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如果她真的存在 我想去试着祈求
给我一个保证 让我一直在你身边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 并有亲吻你的力量
用我并不悠扬的歌声 温暖你和整个旅程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9.66.13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