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12星座各有几次真爱zz(转寄)

发信人: Anubis (水~Sugar and Spice), 信区: Astrology
标 题: 12星座各有几次真爱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8 09:55:54 2009), 站内


少年时,爱上一个人会因想念而感到心痛,往往对方根本不知,而只是一个人的单恋而已;稍大一些时,才知道,爱要自己亲自参与才行,哪怕到头来搞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再后来,我们宁可偷偷地观望,远远的,淡淡的,说不清到底爱还是不爱;最终,曲终人散谢幕之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最能竟得起时间折腾的东西恐怕就是爱了,也许你所经历的爱不止一次,然而都会是那么地刻骨铭心,回味悠长。十二星座的性格特质各不相同,那么在漫漫人生路上,你都会经历几次真爱呢?

  白羊座一生的真爱一一1次
  羊儿的性情直接而火暴,所有事情都希望能一次搞定,恨如此,爱亦如此,一生一次爱个够足矣,所以羊儿干脆在第一次发生后,便把剩余的感情卷个铺盖走人,免得浪费时间,再受伤害。这是羊儿规避感情风险的绝技,虽说让许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付诸东流,毕竟自己能完好无损,全身而退,不至于爱了半天,最后变成只蝴蝶飞出来了,连鸟都不如。

  金牛座一生的真爱一一6次
  真爱是很需要你死我活得折腾的,前三次,只要不是太过分,牛牛都犯贱的以为这是爱情瑰丽的篇章。不过从第四次开始,牛牛就会有那么一点不对劲的反应,按照木讷的个性可以再忍两次,不过最终是会明白过来,顿时大彻大悟。所以跟牛牛谈过恋爱的人,一开始都觉得对方是个好脾气的贴心人,只是用不了几次争吵,就发现,原来牛牛是个绝情之人,只不过反向弧长了点而已。

  双子座一生的真爱一一每次
  双子座爱的时候特别能经得起折腾,不过每一次都会从内心深处感觉是真爱,高兴时任你拳打脚踢,横加指责,无理取闹也不离不弃。跟双子座谈恋爱,最困难,也最轻松,偶尔你能够肆无忌惮,偶尔你必须小心翼翼方可过关。因此,哪日有被宠坏在双子怀中的感觉,千万别得意忘形,下一刻你很可能就由于放松警惕,被双子甩得干干净净,因为他又有了下一个真爱。

  巨蟹座一生的真爱一一N次
  巨蟹座在爱情里属于巨能忍的类型,基本上你不把他们虐待得触犯刑法,他们每一次的开始都会选择为了感情而坚持到底。所以,和一个巨蟹恋爱,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较为轻松,因为你可以随便得来考验他,奇招密术,言行逼供,老虎凳,辣椒水,没有他们忍不了,只有你想不到。其实,巨蟹座的恋爱消逝通常不是因为苦痛,而是因为寂寞,不过,蟹蟹博大的母性情怀,使其有释放不完的真爱,不要说N次,就是N次方也不成问题。

  狮子座一生的真爱一一2次
  所有性情火爆的人都难经受得住爱的失败与欺骗,狮子座就是如此,在他们的爱情中,所有原则无条件服从尊严,一次的失败从理论上来说已经颠覆了狮子的尊严,之所以选择忍了,可能是源于爱的力量无法估计这条命题,但狮子的字典里绝对没有一忍再忍这个词汇。所以如果狮子有过两次失败的恋爱之后,就很难在把真心投入到任何形式的爱情之中,再热得脸怕也只能贴到他的冷屁股。

  处女座一生的真爱一一3次
  第一次跟处女座爱情失败,他们几乎可以忘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二次失败,处女座就可能是横眉冷对了,他们开始思索其中的原委,最终可能多是自我批评,深刻的自责;第三次时处女座就会恶言相向,他们已经冷静的坐下,开始考虑方方面面问题,必要的时候会找朋友讨论,很客观的;从第四次开始,性质开始发生转变,那已不再是爱,而只是需要有一个伴而已。

  天秤座一生的真爱一一4次
  有时候显得犹犹豫豫的天秤座,在爱情过程之中很难一次就搞清楚,他们的全过程通常由两次懵懂和两次体验后完成,前两次虽然至真至纯,但总显昨茫然无措,或者称之为后知后觉,不过沉浸在爱河之中的秤儿会感觉到很幸福。再后来若还能有两次,那则完全会是秤儿有目的地宣泄,当然也遵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历史经验,所以直至宣泄完毕,天秤座的真爱也宣告结束。后来的爱情,过程可能会很美,结局如何其实早已无所谓。

  天蝎座一生的真爱一一N-1次
  N-1次的意思是蝎子无法忍受爱的最终覆灭,很多人以为蝎子在爱情中超级无敌能忍,宁死不屈,甘把爱情的牢底做穿。不过请不要忽略一点,蝎子绝情起来,也是冷血狂人。前N都可以轻描淡写,为了爱假装或者真的忽略,但蝎蝎终究是有极限的,最怕的就是那N-1次,蝎子挥剑斩情丝,依然狂放而潇洒,不留余韵。因为蝎子付出的真爱,通常是呕心沥血,但却不会无怨无悔。
  射手座一生的真爱一一搞不清

  射手座好象根本就没有真爱下去的潜质,老是拿不定主意,看不清爱的终点,也最经不起有个风吹草动,他们知道自己的脆弱神经,所以在裂痕初露苗头之时,便选择逃之夭夭。他们认为没有一份感情值得毁掉心情,也没有人一个值得让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为了坚持快乐,自由和内心永远的平和,射手座宁愿与爱情绝别,究竟一生中哪一次付出了真爱,射手们恐怕连自己都搞不清。
  摩羯座一生的真爱一一两次半

  魔羯座是最讲究规则的星座,当然也包括爱情,因此最初是绝对真心,拿真情来交换的,但很少能有人会在爱情之上一次成功,从第二次起,摩羯的真爱便会有所保留,至少等到魔羯座忘记曾经为止,尽管摩羯有时候也会因为爱情表现得极为尽力,但是真是幻还真是连自己都难以分得清,至于再往后,摩羯能拿出半真情相对已经是你前世修的福了,恋爱只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罢了。

  水瓶座一生的真爱一一3次
  瓶子是在爱情里最强调感觉的,如果说毁掉一次真爱很容易容易,那么毁掉瓶子转瞬即逝的感觉则更容易。不过,另一方面,瓶子真的爱上一个人也很难,因此无论如何他们会尽力的将自己的爱情延长一些,好歹对得起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爱的感觉。事不过三,三次真爱之说便由此而来,第一次为了感觉,第二次为了爱情,第三次为了人生,再往后,就捏着鼻子忍忍吧!忍到忍无可忍为止。

  双鱼座一生的真爱一一1.5次
  许多童话的高潮都是剧情中最昏暗的时刻,所以鱼儿对于爱情中的苦痛挣扎完全可以接受,不过童话的高潮通常只有一次,就像公主也只吞了一次毒苹果,因此鱼儿绝对不可能忍受两次情感剧烈摧残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慢慢地鱼儿就会发现,爱情就不是美丽的梦想,王子不可能来两次,爱情变成一场跌宕起伏,永无止境的恶梦,还是算了吧,浪漫归浪漫,真爱归真爱,享受人造的每一次快乐最重要,真爱就不去想它了。

--

生命只供你活下去,生命不必了解。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66.111.190.*]

中国三代大学生的饭碗:从天之骄子到剩男剩女(转寄)

发信人: dadahaha (damaha),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中国三代大学生的饭碗:从天之骄子到剩男剩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8 14:09:24 2009), 站内

来源:南都周刊


  三代大学生的饭碗

  2009年,大约611万的毕业生,他们很苦。因为就业压力而自杀的石家庄女生让世人扼腕,而更多的人还在因为工作问题而每日奔波焦虑。

  

  南都周刊封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江湖的风云变幻决定着个人的饭碗和命运。

  2009年,大约611万的毕业生,他们很苦。因为就业压力而自杀的石家庄女生让世人扼腕,而更多的人还在因为工作问题而每日奔波焦虑。温家宝总理也感慨,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种忧虑背后是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毕业人数多,工作岗位少,而今年又是惨逢全球经济衰退。

  反观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虽然也要到处投简历面试,但谋个饭碗似乎并不难,他们可以通过市场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也可以让国家给自己找个归宿。

  再往前的十年,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们似乎就根本不用为饭碗发愁。天之骄子,国家统统包办谋生问题,虽然他们也会因为想留在心仪的地方,想找个心仪的工作而绞尽脑汁,但毕业之后,生存并不是一个问题。

  我们选择讲述三代毕业生的故事,最早是光荣与梦想,后来是理想照进现实,如今是一地鸡毛。故事主角虽然个案不是很多,但至少可以管窥三个年代的社会以及毕业生的命运。看看中山大学学生的找工经历,或许也可以推测暨南大学、华南师范等高校学生的困难。

  或许并不是学和用脱节的问题,或许不是大学生素质变化的问题,或许也不是扩招的问题。

  这个背后有高校就业体制的变化的因素,有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有总体失业人口增加的可能,有对大学的定位的再思考问题。

  而需要再强调的是,认识个人的命运,得先认清你所处的社会特征,以及这个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或许要根据这些判断改变意识,或许要根据现实加大付出。唯愿我们的毕业生们能在困难面前更加勤奋,过上温饱以及更好的生活。

  光环褪色走向普通劳动者

  关于中国青年就业状况的调查曾经显示,截至2005年,在15岁至29岁的青年中,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无疑,大学生找工难的背后,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目前青年就业形势整体困难的写照。

  南都周刊编辑 罗灿记者・ 张守刚

  

  2009年4月12日,在一次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近3万学生进场求职。摄影 施梓庆

  有人概括说,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读书比吃饭还重要,如今俨然已是社会中流砥柱的他们,一手数着钞票,一手遮掩着内心残留的理想主义。而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有用没用成为他们衡量事物的价值标准,"精神贵族"逐渐难敌"财富人生"的诱惑,有产有闲成为生活目标。到了这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只剩下一句话:我们活得好辛苦。

  看看这几个月发生的毕业生求职悲喜剧。石家庄女大学生投水自杀,身后留下10万字的求职日记;北方工业大学15名应届毕业生集体上网"拍卖",叫价月薪2000至3000元;还有济南女生街头发求职启事,应聘"专职太太"……

  "2009大学生就业"大戏刚拉开大幕,就被渲染得如此悲壮。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称,截至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

  大学生不吃香了,"海龟"派也早已不再光鲜。一位国际猎头公司经理听说记者正调查大学生就业,极力建议采访"海带"(海待):"你想采访几个,我给你介绍几个!"而那种家里花四五十万元送出国镀金,归国后被迫在小县城卖保险的"极品海龟",也着实存在。

  天之骄子的命运从来没有如此狼狈。面对悲惨世界,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到底是为什么?

  有的说是经济危机。今年3月,上海对外发布的调查报告称,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地逾半数外企今年不招收应届生,其他有招聘计划的企业岗位数量也极有限。如果将就业问题归之于金融危机,那为何去年还有100多万大学生未就业?

  还有的怪罪于高校扩招。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到611万人。但问题是,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会抱怨自己的大学生太多?

  我们不妨从80年代、90年代与当下,这三个年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来重新审视眼下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危机"。摘录一个让生于70年代、80年代的人感到心酸的段子: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

  ……

  问:我们这一代到底招谁惹谁了?"

  这一代没有惹谁,他们的心情之郁闷也可以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国家包分配,基本不用为饭碗问题发愁。于是,有网友呼吁:恢复分配制度!但所有人都明白,"美好时光"已经不再来了。

  内地毕业生分配制度,最早于1951年由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事甚至由当时的共和国总理亲自来抓。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沿袭计划分配制度,那时候大学生是各单位争抢对象,只要是大学生,抢来再说,干什么再商议。

  1987年,是大学毕业分配制度的一个转折。那一年,首次出现大学生被接收单位退回的现象。经过两年摸索,国务院于1989年批转了当时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这也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选制度的开始。于是,90年代的大学生虽然也开始投简历面试,但通过市场选择个人喜好职业的同时,还可以指望国家给自己找个归宿。

  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的引擎强势发动。各大学人满为患,于是,开始在天南海北迅速建设"分校别院",四处飘荡着"建设国际一流名校"的口号,上大学费用也一路飞涨,大学生越来越像流水线上制造的产品,"就业难"开始成为社会话题。

  无疑,毕业分配制度的变革是与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转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市场化。而从先前的分配制度到现在的自由选择,毕竟一种进步。

  自由选择,意味着你可能不选择任何用人单位,也可能没有任何用人单位选择你。

  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曾于2005年联合推出《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当年,我国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大学毕业生一般在22-2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处在以上调查范围内。由此可见,大学生找工作难的背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目前青年就业形势整体困难的写照。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趋势。但他认为,大学生数量不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为只有25%左右的新增劳动力是来自大学毕业生,"质量问题才是关键"。

  经济发展模式拖累优势群体

  我国大学生占人口比率不高,却难找到工作。近几年,我国经济以9%、10%的速度增长,但主要是依靠低技术的劳工实现,不同于当年日本经济依靠技术出口实现的增长。

  南都周刊编辑 罗灿记者・罗小敷 实习生・李颖娟

  

  2008年11月,河南郑州的一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冲破保安防线。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究竟有多严峻?公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将有611万大学毕业生,除去国家计划招收的30多万研究生,剩下的90%以上要面临就业问题。如果按照70%的就业率计算,将有170多万人找不到工作。

  然而,这可能是乐观的估计,因为今年还得考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就业难问题年年都在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就业难?大学生究竟何时找工作不再难?记者专访了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

  10个专业集中三成未就业生

  南都周刊: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0年的不到95万剧增到今年的611万。从社会人口发展结构来看,如何看待这个数字?

  王伯庆: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毛入学率为指标,15%以下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15%至50%转入大众化阶段,50%以上的则是普及型高等教育。根据教育部的统计,18-22周岁的人口中,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占人口比率相对还比较低。

  南都周刊:为什么比率不高,大学生却难找工作?

  王伯庆:今年就业难,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大学就业难问题已经存在好几年了。综合来说,有这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近几年我国经济以9%、10%的速度增长,但这些增长是依靠低技术的劳工实现的,对大学生的需求比较有限。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也处于10%的高速增长阶段,但它依靠的是技术出口实现的增长。因此,当时日本的大学生非常抢手。所以说,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大学生的求职本不应该成问题,之所以我们出现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不是一个对大学生有较大需求的高速增长,而是依靠农民工的高速增长。

  另外,高教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服务产业的需求。服务产业,不仅仅指餐馆、娱乐,还包括咨询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这类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事实是,一方面这些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比如说,IT公司常抱怨招到的大学生虽然学的是 IT,但却是10年以前的技术了,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变化脱节。

  第三是供大于求的专业盲目扩张。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2007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有约30%失业人数集中在少数的10个专业里,我们国家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说明这10个专业确实是严重过剩了。但是明知道这一点,为了能够收学费,扩大办学规模,很多学校还是通过跑关系来争取设立这些专业,比如法学、计算机、艺术、体育、新闻等等。这些不具备办学条件强制设立的专业,都属于"三鹿奶粉专业",学生花很多钱去读,最后找不到工作。而且现在就业再差的专业,学校都称其就业率是80%。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个惩罚机制,让高校就业率透明化,让消费者和市场来优胜劣汰。

  许多大学生本来是卖不掉的

  南都周刊: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王伯庆:从长远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最重要的,给大学生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其次,要改进大学教育,真正能够跟随劳动力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还是控制供大于求的专业,如果一个大学已有的专业就业特别差,国家一定要痛下决心让学校砍掉这些专业,而将招生的权利只保留给那些办学条件好、就业好的学校。比如说法学,北京大学这些有实力的学校可以办,但高职高专等也办法学就没有什么意义。

  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切实有效解决问题。现在政府推出的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中,当兵也好,当村支书也好,考公务员或者自主创业也好,都是临时措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大学生自主创业毕竟是少数,即使在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是主流。

  南都周刊: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外有何经验?

  王伯庆:国外政府一般不会单独为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措施,这样做会对没上过大学的人不公平。更多的还是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下很大功夫,让大学生能够满足需求。

  大学生在发达国家属于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要找工作相对容易。政府需要改善的不是大学生就业数量,而是就业质量,但是中国现在需要解决的还是大学生就业数量。外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就一个办公室、两个工作人员,给大学生提供就业资料。这是因为他们在培养的环节中就已经能保证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它"生产"出来的产品首先是市场需要的,因此不用花很大功夫去推销,而我们大学培养的学生许多本来是卖不掉的,只有拼命往外推销。

  80年代大学生:天之骄子,国家包养

  1980年代是一个单纯且怀揣梦想的时代,读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便能获得心灵最直接的温暖和抚慰,而"理想"一词,还在大学生的字典里闪闪发光。他们被崇高的使命感激励着,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国家 "包养"的体制也让他们终身有靠,从而不用太多考虑形而下的苦恼。

  编辑 吴金记者・王越 北京报道

  

  1981年北京大学的学子。那时候的中国大学生,衣着朴素,理想高蹈。

  考上大学,等于捧上"铁饭碗"

  已经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工作多年的邓映如是北京大学中文系81级学生。他至今还记得,1985 年那个溽热的7月,他在一天时间内办好了自己的户口和粮油关系,并在当晚便带着单薄的行李,踏上了返回故乡湖南的火车。全系同届有51位同学,大概只有六七个人像他这样回到了故乡工作,其余的全部留在了北京。

  那尚是人们习惯以45度角仰视大学毕业生的年代。作为奇货可居的稀缺人才,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当年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为了救落水农民不幸身亡时,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是不是值得用大学生的命来换农民的命。尽管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二人的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这场讨论,足见大学生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在邓映如毕业这一年之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一直采用"单轨制",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招生,大学生除了可以公费读书外,每月还能领到数十元助学金,基本能够支付自己在校的日常开支。相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采取"统包统分"模式。简单而言,在这种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享受国家干部待遇。换句话说,只要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接受了国家的"包养",捧上"铁饭碗",从此终身有靠。更不用说邓映如所在的北大,是令所有中国学子都心向往之的顶尖学府,而他的文学专业,在当年也一度炙手可热,就业对于他们从未成为一个问题。

  邓映如说,平均每人有五六种就业选择,对他和他的同学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然从理论上说,当时毕业生要完全服从国家的安排,并无自由选择空间,但实际上,处于象牙塔尖的一流学府毕业生大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爱好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而且几乎毋庸置疑的,也都会得到无比热情的反馈。"不要说拒绝,就连'考虑考虑'这样的托辞都没遇到过。"

  碗里的饭不对胃口,也得往下咽

  当时中文系毕业生大致有几个去向:媒体、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对于大多数怀揣着文学梦,希望在专业领域内有所作为的热血青年们来说,其理想程度依次递减。所以,如今绝对会令毕业生们趋之若鹜的去国务院、人大常委会担任公务员的就业机会,对当年的邓映如和他的同学们却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不过,在80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了耀眼的政坛明星。他是胡春华,这位1979年以全县最好的文科成绩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湖北省五峰县人,1983年被分配到西藏团委任干事,现在他已经是河北省省长。

  邓映如比胡春华晚两届,他的同学大多选择了报纸、杂志等媒体,一方面能够发挥专长,另一方面也不会远离文学。也有些人去高校从事了教学和研究工作,只有少数人进入国家机关,成为公务员。而进入企业从事行政工作这条路,几乎没有人考虑过。

  邓映如的理想是做一名"铁肩担道义"的社会新闻记者,所以他也早早联系好了几家媒体,准备做进一步选择,却没想到一个偶然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改变了他为自己设定好的人生轨迹。

  "国家指令性计划",又是一个富有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名词,通俗地说,这是国家亲手包办毕业生与某些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姻"。打个比方,假如煤炭部所属的淮南煤炭学院想引进北大毕业生,那么可以通过煤炭部申请向北大要人,摊上指标的毕业班就必须要有一个人顶缺,而一般情况下,来自用人单位所在省份的毕业生会成为首当其冲的选择。所以那一年,一个去向是湖南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落在了湖南籍毕业生邓映如身上。

  "铁饭碗"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它的弊端――固然不愁没有饭吃,但倘若碗里的饭并不可口,也只得硬着头皮往下咽。当然,不是不能拒绝国家的安排,但那同时也意味着无法获得学校开出的介绍信,无法证明自己是北大毕业生的身份和社会关系,更无法到其他任何一家用人单位报到。

  年轻的邓映如在沮丧和无奈中度过了1985年的三四月份,毕业生办理户口留京手续的截止日期也过了,原本一心想留在北京的他只得打点行装准备回湖南,去他从未期望过、也全无了解的单位奉献青春。

  二十多年之后,邓映如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不胜唏嘘。虽然在他离京的前一天,学校分配办突然通知他已经另有人顶上了"指标",可北京也已注定不再是他所能停留和大展身手的舞台。他回到湖南,在从前一位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与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做编辑。时光一晃就到了现在,他的记者梦成了个一生难以释怀的遗憾。

  "包办婚姻"转向"自由恋爱"

  也许晚几年毕业,邓映如的选择和命运都将有所不同。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就业制度的相应变革,1985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自此,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开始向"双向选择"逐渐转变,供需方"自由恋爱"的曙光照进了铁桶一块的"包办婚姻"。

  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在中国社会中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

  到1988年,北大中文系84级学生韩敬群毕业时,毕业生们的就业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相比师兄那一届,"计划"的色彩淡了许多,可他们面对的选项也明显减少。尽管从专业关联度、社会美誉度和收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媒体对于中文系毕业生来说仍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引力显著提高。在韩敬群的同届同学中,就有好几位忍受着专业不对口的不适,去了南方的海关系统。

  当年学习成绩优秀、年年能拿奖学金的韩敬群是班里公认的搞学术的好苗子。本科毕业后,他又留校读了三年的硕士研究生。

  时值80年代末,以加速度飞快积累的物质财富让人们的思想遭受着摧枯拉朽般的冲击。也是在这个时候,"卖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论调一天天甚嚣尘上。坦白地说,高校年轻教师的惨淡待遇让学生时代的韩敬群受到不小的震动,另一方面,他也不愿在"每年必须发多少论文"的压力下被动地亲近他所热爱的文学,所以,还没到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就明确了一件事:自己肯定不会继续留在高校里。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虽然年龄上差着几岁,但对于同是"60后"的邓映如和韩敬群来说,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文学和文字相关领域里建功立业,是他们毕业时一致追求的首要目标。至于工作的薪酬待遇,完全不像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样,会成为许多毕业生择业的决定性因素。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国家干部邓映如的起始工资级别是23级,领到的第一笔工资有50多元,一年以后转正,工资涨到了80元左右。刚去时,出版社在一个工厂的招待所里包了几个双人间,免费提供给新分来的大学生暂住。不到半年,又给他在一套三室一厅的宿舍中分了个带阳台的房间。没有居住成本,邓映如不但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而且每月至少可以存下一半工资,寄给在老家的母亲。对于他们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几年后成家的时候,只要领了结婚证,就可以申请分一套两室一厅的公房,每个月只需象征性地付点租金。"消费"这个词之于他们是陌生和隔膜的,一无动力,二无能力,三无市场,单纯的生活同时也意味着较小的压力。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韩敬群的起点相比师兄要高上许多,因为有研究生学历,他进入出版社后首月工资是170多元。和他是大学同班同学的妻子的工资与他差不多。两个人收入加起来有400元左右,但他的感觉仅仅是够维持正常的生活,远不如师兄宽裕。

  他记得毕业后不久有位同学帮他们搞到了一台日立电视的指标,价格约折合人民币3000元,相当于他们俩大半年的收入。思想斗争了很久,他们决定买下。基本全无积蓄、也很难从清寒的父母那儿得到支援的他和妻子四处告贷,终于凑出了这3000元,之后便过了好一段拼命省吃俭用攒钱还债的窘迫日子。几年后他们有了一间19平方米的小平房,虽然挤迫,可在大多数还居无定所的同学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幸福了。

  在韩敬群安贫乐道的同时,他的87级师弟王旺桂抛弃了北京某国营制药厂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南下广州,成为第一批"下海"试水民营经济的弄潮儿。王旺桂说,之所以做出这个勇敢的决定,一是因为广州那家广告公司可以给他开出高得骇人的1500元月薪,二是因为相较原来炮制公文的活儿,他的文字驾驭能力在新工作上要有用武之地得多。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从邓映如,到韩敬群,再到王旺桂,北大中文系毕业生们的去向越来越分散和多元。韩敬群大略地算了一下,加上中途转行的,他的同班同学中现在真正从事文学相关工作的人占比不到一半。仍对文学怀有理想主义情结的他虽然在出版行业已经算事业有成,却还是把自己归入了"失意者"的行列。现在自己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的王旺桂也与师兄心有戚戚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

  作为曾经的大学毕业生和如今一届又一届新的大学毕业生的领导,韩敬群常常为他的后来者们感到莫名的担忧。他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压力、迷茫、不安全和不确定。和自己那时候相比,他认为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而大学毕业生们能得到的机会也少多了。

  而他的师兄邓映如用了更直白的比方来形容大学毕业生贬值这一事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过高中的人已经算了不起的文化人,可是到了80年代,上过高中的人比比皆是。如今大学毕业生的普遍程度,与80年代的高中生大致相当,相对而言含金量不如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因此也不能期待受到"天之骄子"那种抢手的待遇。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社会对于人才的起评线已经提高,这是时代的进步,却并不意味饭碗的绝对数量在变少。

  让邓映如和韩敬群都忧心忡忡的,是越来越畸形单一的评判"成功"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之后职业生涯的影响。仿佛当官与赚钱才是成功的标志。

  韩敬群说,直到现在,他们同学聚会时都不会把挣钱多少、官阶高低作为相互比较"成功"与否的标准,大家衷心佩服的,仍然是那些才华横溢、能写出好作品的同学。然而他也很理解当下的毕业生们在就业过程中愈发直奔主题的思路,毕竟他们初出茅庐就要与残酷的生存短兵相接,连缓冲和喘息的机会都很难有。同情、着急,可是爱莫能助。

  2008年10月,北大中文系84级同学举行了他们的毕业二十年聚会。在为这次聚会专门制作的纪念册上,韩敬群在后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

  90年代大学生:双轨之下,不愁工作愁选择

  1990年代是个过渡的年代,统分和并轨收费并存,又恰逢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既没有统分制下的拘束,也没有市场化后的就业重压,尽管不再是昔日无上光荣的"天之骄子",但也没沦落到今朝"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他们在尽享择业自由的同时,也第一次有了"乱花渐迷游人眼"般的欢乐烦恼。

  南都周刊编辑 张鹏记者・石宴瑜

  

  1994年,假期中的一群大学生悠闲地乘坐小船沿长江游玩,他们那代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就业的压力。

  过渡生

  看着报纸、电视上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铺天盖地般的报道,在媒体工作的何燕会不禁感叹世道之艰。

  何燕是中山大学中文系1994级的毕业生。1994年,对熟悉中国的高等教育变革的人来说,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另一个历史节点。那一年,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明确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为指导,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

  包括何燕所在的中山大学在内的37所部属重点高校则是并轨收费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四年后的这届毕业生达到了创纪录的106万人,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年。当时,国务院还特别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处理好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1998年毕业生工作的安排工作。

  "1998年我毕业时,找工作就已经有里不良的苗头。" 何燕说她至今仍清晰记得毕业前的一幕幕场景。

  "讲台上的系党总支书记邱国新老师仍旧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面带笑容着讲出的话也没让我们感到有什么不同。"何燕说,1997年年底,在中文系94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指导会上,邱老师说了很多话,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只有两句话是重点,一句是"各位靓仔靓女们,你们该考虑投点资,买套正式的衣服去面试",另一句是"93级的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相当不错,你们不用担心。中文系的学生就是万金油,只要愿意吃苦,到哪里工作都可以胜任"。

  "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相当不错,为啥还提醒我们万金油、吃苦?"当时不解的何燕现在觉得老师是在有意给学生一些隐约的暗示。

  在开这个会之前,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像何燕一样,对于就业并没有太明确的概念。过去的三年大学生活,大一忙着参加广播站、合唱团和话剧社等社团活动,大二忙着考英语四级和计算机,大三又一轰隆准备过英语六级和实习,进入大四,除了要写毕业论文,还要准备登上社会的大舞台了,那种感觉有点蒙。

  隔壁402宿舍的冯樱是少有的目标坚定者,她入学时就规划好了未来就是要做记者。亢小燕则打算做警察,她总是笑着说"穿上警服多有型啊"。同班那两位爸爸都是房地产公司老总的广州女同学,更是一早就明确不会参加系里的任何推荐,她们早就有了前程:一个确定会进爸爸的公司,另一个则会到某大报的体育部。

  大多数同学都不确定自己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只是笼统地知道,最好是份能解决户口、稳定的工作。班上66个人里,除了6个保送读研究生的,近50人都报名参加了全省公务员资格考试,这些情况都在邱老师的意料之中,因为历史证明,进入政府机关和媒体的中文系毕业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笼统或是没规划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都坚信,工作总会有,面包也会有,而且还不会差到哪里去。

  信心

  隔壁宿舍的美女英子总是给大家说她哥哥、厦门大学计算机专业的1991级毕业生西门的经历。 "我哥哥他们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是自己找工作,因为学校推荐的单位大家都瞧不上,像福建省图书馆,到他们系里要人时,大家一听这种单位,就嚷嚷'当图书管理员啊,谁去啊!'他们看中的可是银行、海关、外企这样的肥缺。"

  英子还说,他哥哥的一位同学毕业去了海关,一报到就分了两房一厅,那福利真是好得让人羡慕。当时签下来单位后,这位同学请大家喝酒,大家都开玩笑说,"海关这种单位很危险啊,诱惑多,你可千万别栽了被抓啊!"几年后据说这位海关老兄果真被抓了,罪名是协助走私受贿了几百万,当然这是后话。

  "中大不比厦大差,咱们找不到海关、银行,工商、税务应该可以吧,没有两房一厅,咱总会有个单间的破宿舍吧!"英子的话让大家信心满满,于是何燕和她的同学们没事时会畅想未来的新单位以及单位给自己的房子。

  何燕自己也相信自己能谋个不错的职位。她的信心来自于广州美术学院1998届的一位外号"老陈同志"的老乡。尽管老陈的专业比较冷门,但班上的同学在毕业前都在广州找到了下家,而且大多自己找的。老陈他们没毕业时就几乎都做着兼职,甚至有个同学还没毕业就已经挣了40多万了。

  "冷门的专业,都能在广州全部谋到职位,万金油的中文应该也不会差。"每想到这里,何燕总能找到乐观的理由。

  事实上,这一届中文系的毕业生在广州确实有着不错的机会。1998年2月,广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1998年申请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补充通知》里,明确指出要优先录用"本科以上的机械制造、计算机和中文秘书等紧缺专业",而国际贸易、国际会计、经贸英语等专业学生将限制接收。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中文系的学费是每年2500元,热门专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会计则是3500元,学费低的反而优先录用,学费高的却是限制接收,真是一个讽刺。"现在的何燕回忆时总会笑。

  事实上,机会确实不少。

  1997年的秋天,广州依然炎热。学五饭堂门口的公告栏上,就陆续出现了花花绿绿的海报,宝洁、壳牌、华为,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公司,已开始陆续进驻中大"招兵"了。

  等待

  对于中文系的毕业生来说,外企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工作,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下,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都在努力地各取所需。

  "双向选择"的政策出现于1988年,与以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政策不同,学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选报志愿,采取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就业方式。在这样的政策下,学校不再拥有绝对权力,毕业生开始有了择业自主权。何燕那届并轨生,仍然是在双向选择中"自主择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企、民企,只要有单位接收,学校都会放行。

  但是要想找份好工作,到底该做些什么,何燕心里并没有底,只知道同别人一样添置行头,赶制简历。

  在老师的指点下,班上的男生开始买西装,女性买套裙等。何燕20年的人生里也第一次穿上了黑色套裙。"这套毛料套裙价值480元,牌子是百图的,而我一个月的伙食费也才不过350元。"不过后来听师姐说广州火车站附近的白马时装城很便宜,班里有个海南女同学去买了两套衣服才花了300块钱,这让何燕曾经骂过娘。

  接下来是制作个人简历。因为大部分同学都在媒体实习过,资料基本都是一叠厚厚的剪报。学装潢的同学义务帮忙设计封面,舍得花钱的同学更是用高级纸把简历分成几个颜色区,以区分简历中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照片大家都明白,虽然用人单位不会以貌取人,但把照片弄得漂亮些总不是坏事。

  何燕他们同学都知道的一个小插曲是关于李武的。他是班上最后一个签约的人,当时,一个报社听说他还没落实工作,而报社正好就有一个进人名额,就通知他去面试。他的副总编后来喝酒时告诉他,面试其实就是想看看是不是"歪瓜裂枣",看到他模样端正后什么也没说只扔下一句话"好,签约吧!"

  但也有些工作不是长相好就能决定的,还需要加分的"软件",比如是否入党。1998年公务员的招考中,有部分职位明确要求只招党员。何燕班里只有一批大三时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前,这拨人中里只有部分能发展为预备党员。为了争取这张王牌,有人开始"使暗劲"。班上有个女同学,性格乖巧,在同学里人缘挺好。找工作的这段时间,她很少住在宿舍,于是在考察表现的时候,有人打了小报告说她住在男朋友那里。再后来,公布名单时她果然落选了。

  欢喜

  大多数没有背景的同学,只能等待用人单位到系里挑人。老师们会根据对方单位的要求酌情推荐若干人,而她们每天都会穿得一本正经,等待机会来临,然后,在机会中选择更合适的。

  时间到了1998年4月,班里有半数以上的同学都落实了单位,尤其是外省生源,因为学校之前声明,过了4月就将把档案转回生源地。

  当时同一个宿舍的六个人中,有两个基本敲定进机关端起公务员的铁饭碗。家在北方的何燕虽然心里着急,但还在等待,她手头已经有个垫底的单位在惠州,但她却希望留在广州。

  何燕的命运在4月中旬敲定。那时广州正是回南天,天气潮湿,在去资料室路上的何燕被老师叫住,"广州一家国企党群部门要招人,你来试一下吧。"老师说。

  "哦"了一声后,何燕参加了面试。三个月后一男一女的面试官,成了她的上司。

  1998年,广州提出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城市建设口号,对参与建设的企业用人也有特别政策,允许申报接收毕业生的时间延长至4月30日。何燕正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录用她的企业是参与广州建设的重点企业,所以,何燕如愿留在了广州。

  几个月后,同宿舍6名女生中,来在中山的小虾回到家乡,她进了移动公司,广州女生gigi进入了广东电台做起了编导兼主持,靓女莹则到广州另一著名高校做行政工作,两位过关斩将的女生则如愿端起了铁饭碗,何燕进入国企。

  如果按现在的行情来说,同宿舍的6个女生的工作都不错,甚至令人艳羡。

  11年后的今天,她们同样都混得不错。有句话说得好:毕业的那刻起,阶级就划分了。她们的起点阶级都不赖,所以现在也不赖。

  几天前,在中山大学体育场举行的招聘会上,当看到一名瘦瘦的湖南大学的女生,被广州一家汽车企业拒绝了简历,而原因是"我们只招本省高校的毕业生"时,何燕明白,开放包容的广州,现在已不是个可以让人圆梦的地方。

  每个人都明白,其实原因很简单,现在大学生人太多了。

  如今:京穗大学生,"飞人族"求职记

  经济危机、大学生、找工作,当这三个词在2009年的春天碰撞在一起,面对一职难求,大学生"求职飞人"越来越多。附近省市的招聘会,坐火车去;远一点的,坐飞机去。"哟,又来面了。"经常在火车、飞机上遇到有同样经历的"飞人族",他们也会会心地打声招呼。

  南都周刊编辑 罗灿记者・ 张守刚 实习生・ 吴敏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四的女生,从左到右依次是吴玉琴、张洁、张彦箐、张瀛,她们同住在一个宿舍。但并不是人人都找到了归宿。

  吴玉琴:同时拿到省农行和省移动客服部的offer,她最后选择去农行。从去年9月开始,她就网申了几十份简历,但很多都石沉大海,在深圳、广州的几场双选会投递简历也没成功。面试移动时从去年11月26日一直到今年的1月16日,其中经过了1 轮笔试和7次面试"马拉松"式的求职,非常艰难地拿到了offer。

  张洁: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学情报学专业。2008年9月底在网上报名、投递简历;通过了简历筛选关后,10月上旬来到上海,参加了交大的笔试和面试。

  张彦箐:前几个月忙着报考中大管理学院会计系的研究生,可惜没能考上;现在打算回家乡,报考甘肃省公务员选调生考试。她坦率地说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清晰。

  张瀛:保研到中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刚上大四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允许跨专业保研的名额只分配到3个。她精心准备了笔试和面试。(记者谭伟山 实习生童华灵)

  

  为了告别的聚会,先把找工的烦恼抛一边。2008年12月31日晚,广州大学城广工宿舍外新觉青年公馆的空房子,有免费啤酒和音乐。这或许是大学城首个民间音乐团体――南噪3乐队――校园生涯的最后一唱。这天晚上7点一直放歌至凌晨,吸引了超过 600名在校大学生前往聆听。 谭伟山 摄

  4月17日,北京西站。23岁的女孩陈丽敏脚步匆忙,踏上了一列去河北石家庄的火车。今年将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毕业的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加求职考试了,失败、失败、再失败,一再击溃她骄傲的心。"现在的选调生考试,都很黑。"她叹息说。

  经济危机、大学生、找工作,当这三个词碰撞在一起,2009年这个春天,在毕业生的眼里更多的是无奈和叹息。"不厚道",中山大学人文学院05级的男生廖飞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应聘感受。作为中大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每年来中文系招聘的知名企业络绎不绝,而今年,来的多是些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小企业。

  "江门一个摩托车厂的文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佛山一个镇政府要求至少做过学生会副主席,这都是什么条件!"

  两三人签约,一两千月薪

  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陈丽敏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箱,走在广西桂林的街道上,心中一片悲凉。

  白天的遭遇让她窝着一肚子火。为了参加这次毕业选调生考试,她从北京杀到桂林,忍受着小旅馆比平日高出两倍的价格,不曾想中午的时候竟被赶了出来。一脸横肉的老板给出的理由是:"这房间一直有人预订,中午得给人做钟点房。"一个文弱女孩有什么选择?她走出旅馆,门外下着大雨。

  下午,她买了次日早晨7点返京的车票,不愿意再看旅馆老板的脸色,她决定到火车站将就一夜。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迷糊到凌晨3点的时候,她被查票者叫醒了,然后她被勒令走出大厅,这次的理由是"你的车时间还早"。一天之内两次被逐出,她走在清冷的街头,打了几个哆嗦,觉得"只剩下半条命了"。

  "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在那一刻灰飞烟灭了。"陈丽敏是那种文静安分的女孩,事业上没有野心。她的梦想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能养活自己,然后嫁个好老公,过安稳日子。她的专业是公共管理,考公务员算是比对口,但几番考试下来,她发现自己离这个梦想似乎越来越远。

  最早,她报考国家公务员折戟沉沙,然后,北京、广东、上海、桂林??她四处参加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一面疲于奔命,一面不断接到分数没有过线的噩耗。按照最初的设想,她把老家桂林市的选调生作为"保底的工作",因为选调生虽然也属于公务员,但一般是到基层工作,竞争相对小一些。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可笑。"选调生考试都比较黑,像我这样在桂林一没背景,二没势力。肯定没戏。"

  陈丽敏也许没意识到,她争取的公务员职位竞争是多么的惨烈。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104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大大高于去年60:1的比例。北京某些部门的录取比例更为悬殊,以北京海关为例,计划招录6 个职位共100个公务员名额,但有11559人报考,录取仅为116:1。而中残联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其4723:1的竞争比例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在这之前的2月份,陈丽敏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招聘会。快下公交车的时候,她问售票员"国展怎么走",售票员眼也没抬,回了句"跟着人流走就行!"让她大感意外的是,那天她投出数十份简历,却没有一家单位给她面试通知。

  "我不大会跟人说话,还是网上应聘比较好吧。"她想。但随后的网投结果也不妙――几百份简历出去,除了几家小得可怜的私企,没有一个像样的单位给她面试机会。

  陈丽敏对职位的要求并不高:"我觉得月薪2000元就行,然后给我上社会保险。"她也知道,这份薪水在北京连基本生存也很难,每个月租房就去了至少一半。"心情差的时候,总是想回老家,但回到家了,又觉得北京真好。那种落差好大。"

  她内心纠结,摇摆不定。

  陈丽敏的宿舍共4人,一个出国的,从读大一就设计好了未来的道路。一个考研失败的,决定明年再考一次,也可以暂时避开今年的就业危机。还有一个就是跟她一起找工作的是刘苒萌。

  刘苒萌家在北京,找工作比起陈丽敏有些优势。"4月初,北京有个国企到我们学校招聘,要求是中共党员、北京市户口,符合这个条件的我们班里就两个。"两次面试下来,刘苒萌很顺利得到了这个职位。但谈到薪酬,却让她傻了眼:月薪1500元。"这个钱在北京没法活啊,我还得继续找。"

  但这显然给了陈丽敏更大的压力。"苒萌之前没找到工作,别的宿舍同学也没有动静,我没有着急。但现在,我有点急了。"陈丽敏低声说。她还听说4月底如果没找到工作,档案就可能打回老家,这个没有确认的消息让她多了几分紧张。

  她有个外号叫"哼哼",问她什么,她就嗯哼几声。她比较懒,喜欢睡觉,早上10点钟起床算正常。起床后先打开电脑,去洗漱一番后,就坐在电脑前看网络小说,这是她之前的惬意生活。"她好像生活在幻想中。"她的舍友说。

  现在,惬意生活彻底结束了。她开始睡不着,早上7点就会早早醒来,脑子里全是如何找工作的事情。

  班里男生的求职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徐方宇是班里的团支书,现在工作一点谱也没有。他的精神状态跟陈丽敏有点相似,"表面很闲,不知道该做什么,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

  作为班干部,他对班上同学找工作的情况比较了解。班里一共有40人,出国的有两三个,考研究生的有一两个,其他的找工作,而现在签约的仅有两三人。"大部分还没有着落,大家都很彷徨。"

  

  在大学城最后一次演出后,毕业的钟声也已经敲响。曲终了,人就要散了,明天大家各奔东西,该考研的考研,该找工作的找工作。 谭伟山 摄

  

  雕塑专业的2009年应届毕业生杨先挺对找工作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毕业创作上。 摄影 戴会锚

  找心理老师谈心的人多了

  说到今年的就业情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办的工作人员也连声叹气。"很一般,比起去年差得多。"去年,政治学院公布的就业率曾高达91.67%。班上几位同学跟记者说:"今年学校是指望不上了,还是得靠自己。"倒是学工部有个心理咨询中心,这几个月去那里找老师谈心的毕业生多了起来。

  徐方宇是考研落败后,才加入求职大军的。今年2月7日,他走出研究生考试考场的那一刻,就知道考砸了。"没什么招了,开始找工作吧!"招聘会与网络投简历双管齐下,没什么效果,参加了五六次大型招聘会,仅仅获得了两次面试机会,"是保险销售类的,不是很合适。"网上回音更少,投100份,有回音的仅有一两份。

  对这样的就业惨状,徐方宇和他的同学们刚入学的时候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们学校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高考的时候提前录取,很多人分数比北大的录取分数线都高。那时候觉得工作肯定不用愁。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事实上,他们的境况还远不是最差的。刘苒萌有两个高中同学,一个在北京联合大学,一个在北京城市学院,从来没跑过招聘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肯定找不到工作。天天就在家呆着。"

  打"飞的"四处求职

  对张萧萧来说,北京与广州并不遥远。这个中山大学人文学院应届毕业生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众多面试信息和日程表:

  3月16日 上海

  3月20日 上海

  3月22日 广州

  3月25日 广州

  3月28日 北京

  ……

  整个三月里,这个"空中飞人"累积的飞行里程都够去一次北极了。为找工作下如此血本,也许只有今年的毕业生才做得出来。

  时间倒回2009年3月9日,中大的考研初试分数公布,张萧萧的英语分数太低,录取无望。"压力似乎是一瞬间袭来的,这回不找工作不行了。"当晚,他开始上网寻找招聘会信息,并在网上订了一张去上海的机票。"买的是一大早的,便宜一些,6折。"

  4月19日,坐在宿舍谈起这些时,张萧萧有些不好意思。"当时真的是急了,所以病急乱投医。现在想想,很幼稚。"他还记得,去上海的第一个面试,由于刚下飞机,又睡眠不足,他把应聘公司的名字都弄错了,于是很客气地被请出了门外。

  在北京、上海,张萧萧第一次体会到被忽视的痛苦。"在北京、上海说起中大,他们都不感冒。"和北大、清华、复旦的学生一起面试,张萧萧感觉并没有太大优势,每次轮到他时,面试官总是不冷不热。"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错觉,反正那种滋味不太好受。"

  自考研失败后,这一个月的空中飞人生涯,让张萧萧花去了5000多元的飞行求职费,除了父母赞助的2000元用来添置了西装,其余都是他积攒的奖学金。张萧萧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没有向家里要钱。"三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啊。"这个腼腆的男孩苦笑着说,"最后不得不沦落到每天吃饭时间就蹲点蹭饭。"

  4月2日,对于张萧萧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他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做企业内刊。"工资不是很高,2000多,勉强够生活吧。"这时的张萧萧,语气中已透着轻松。据说,这在他们系里还不是最低工资,有些同学签了佛山的一个小家具厂当文员,起薪只有1500,比较下来,张萧萧觉得这样的条件已经算可以接受。不管怎么说,这只是第一份工作,他决定先不计回报地好好干。

  一职难求,像张萧萧这样的"空中飞人",越来越多。附近省市的招聘会,坐火车去;远一点的,坐飞机去。"哟,又来面了。"经常在火车、飞机上遇到有同样经历的"飞人族",他们之间也会会心地打声招呼。

  同宿舍的廖飞来自北方,是个自信而健谈的人,他归结的面试秘诀是"能写、能说、能应酬,三者必居其一",这三条似乎他都占满了,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再加上学生会副主席的头衔,这些都为他赢得了不少的offer。但说起自己的找工经历,廖飞的神情突然暗淡了许多。旁边的孙子峰捅捅记者暗示道,"他可是心里受过伤的人啊。"

  深圳一家国企是廖飞面试的第一个单位,他面试的职位是董事长助理。过五关斩六将来到最后一轮面试,董事长的第一句话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请你向别人介绍一下我"。廖飞当时一下就懵了,他根本没做过这方面的准备。"没有做好功课,怎么做我的助理。"董事长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真的把我吓坏了,只能低着头不说话。"平常神气活现的廖飞傻了眼。为了缓和董事长的情绪,他拿起一旁的功夫茶壶,不停地给董事长倒茶。"功夫茶要滚水,瓷器又不隔热,回来一看手都给烫红了。"廖飞有些尴尬地笑着,"不过最后,我还是没进。"

  最后,廖飞选择了去政府机关工作,"稳定是大前提嘛"。说着这话时,廖飞神色平淡,并没有半点喜悦,旁边的室友杨曦插话说,"为了这份工作,廖飞一直觉得很对不起杨楚。"

  气氛一下安静了下来。廖飞点起一支烟,故意用一种轻松的语调说:"这也是没办法的,无心栽柳柳成荫啊。"原来廖飞和杨楚都报考了那个职位,但廖飞过线了,杨楚差0.7分。"那都是他复习公务员的书。"廖飞指着杨楚桌上一堆半人高的书说,"他从大三就开始准备了。"

  对于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复习的廖飞来说,这样的结果让他觉得不是滋味,仿佛他是那个背叛兄弟情义的小人。"社会就是残酷的,我们都明白。"廖飞让烟雾围绕着自己,看不见表情。

  相对他们来说,宿舍里的另一个成员杨楚仍处于"水深火热"中。排两个小时的队只为投一份简历,坐两个小时的公车去面试,这些他早已锻炼到麻木。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家往年招聘大专生的事业单位,今年去了几百个本科生,而最终录用的是两个研究生。

  这让他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找工作的残酷,"之前看到北大博士卖肉之类的新闻,总觉得很遥远,这回是真信了??"他不住地摇头,语气里透着无奈。说着话,杨楚的手机闹钟响了《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旋律。他站起身,对着镜子整了整本已十分整齐的领带,跟宿舍的兄弟们道别。当天,他还要去面试,应聘一家公关公司的文案策划。

  傍晚6点,疲惫的杨楚回到宿舍,下午的一场大雨,让他原本笔挺的西服已经有些皱褶,裤腿上也溅满了泥泞。"怎么样?"当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时,杨楚一言不发地走向了自己的铺位。廖飞则默默地从抽屉里拿出啤酒,分给杨楚一罐。

  

  在广州的一次毕业生招聘会上,一位精心化妆的女孩在等待面试。大学扩招后,毕业生找工作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摄影 王卫

  "实在不行就先漂着"

  杨楚他们面对的就业危机,仅仅是冰山一角。3月中旬,广东省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令人心惊:今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33.1万人,比去年增长14.2%,再加上外省来粤求职人数等因素,今年广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

  企业招聘的人数则在萎缩,新浪网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慧霞向记者坦诚,金融危机中他们的用人计划是先保证不裁太多的人,但不会增加很多的人员编制。"去年我们跟我们签约的应届毕业生有100多人,今年会减半。"

  广东省教育厅统计,从已经举办的36场招聘会来看,参加招聘会的金融、经济、房地产等类型企业大幅减少,用人单位质量明显下降,招聘岗位数相比去年减少了20%以上。

  在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里,中文、哲学、历史三个系今年有25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们反馈的情况是,目前签约的大概只有五成,其中,女生普遍只有两三成。

  而在北京,即便是名校的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北京大学软件专业的田学志说,他已经跟深圳的一家公司签约,月薪7000元。"跟去年相比,首先签约时间延迟了,去年4月我们专业的毕业生都已经签约,现在只签了三分之二。还有就是月薪稍低了些,按往年经验,我们的期待月薪在8000元以上,但现在至少低了1000元。"

  "对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形势更严峻,竞争更激烈。"智联招聘高级顾问陈宁说。根据他的考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大中心城市给大学生的职位已经饱和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想留在大城市,眼睛不能只盯着写字楼。

  恶劣的就业形势之下,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之前被认为是低端的保险、医药代表等职位,也逐渐进入了他们的考虑范围。

  张萧萧说,因为专业性强,理工科的本科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认识一个华南理工的男生,学的是生物,跑遍了各大城市都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最后当了医药代表,跑业务。"

  陈丽敏的同学刘伶说,工作这么难找,自己开个网店也不错。她有个老乡,自己开网店一个月能赚好几万,甚至还招了两个人大毕业的女硕士做客服。"人家不找工作,租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办公。每个人的出路不一样。"她半开玩笑地说:"我还想如果他肯要我,我也去做客服。"

  不过,像这样开网店自主创业的毕竟不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中心此前一份调查显示,选择考研和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占了大多数,选择创业的仅有4%。

  国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见习计划已经启动,虽然学校也为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联系了见习单位,但徐方宇对此很是不屑。"工资没有,住宿没有,也就解决下一日三餐,生活费还得往家里要。这样的见习有什么意思?"

  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谈论未来或梦想显然过于奢侈。

  "还能怎么样?继续投简历吧。" 徐方宇老家在山东,没有门路回去也很难,他觉得还是北京机会多一些。"实在不行,那就在北京先漂着吧。"(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毕业生均为化名)

  辨论大学

  从人敬人爱的"天之骄子"到"为三斗米折腰"的凡夫俗子,只用了三十年。三十年后的今天,从读研读博逃避就业、出国镀金、名校生养猪,到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回炉、取消大专,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吹得学子众憔悴。三十年间的这种蜕变,有人赞,有人贬,也有了很多似笑而哭的论战。

  南都周刊编辑 张鹏记者・罗小敷 实习生・李颖娟

  【读书无用】

  当昔日的"黄金屋"、"颜如玉"渐成今日的"水中月"、"镜中花",节衣缩食花大钱读大学的结果,却是可能连份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读书无用论就这样自然诞生了。

  正方:

  论据1:花费高,不划算

  按平均水平计算,一个大学生的每年支出为7000元,这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的纯收入。大学生越多的村庄往往越贫困。

  论据2:中国需要的是蓝领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加工制造的位置上,本质上并不需要大学生。且中国经济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基本都是依靠低技术的劳工实现的,而不是大学生。

  论据3:越读越"输"

  书读多了的人,容易犯眼高手低、高谈阔论,一点实事都做不好。尤其是女孩子书读多了,嫁人都困难。有经典语录为证: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

  论据4:读的都是无用的书

  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近乎是中学基础教育的延伸,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必修课的很大部分都是政治基础和专业基础,教材老套,连IT教材甚至都是十年前的;教学死板,缺乏与社会接轨的实用课程,培养出的学生多不符合社会的真实需求。

  反方:

  论据1:不读书毁灭一代人

  教育本身是一项长远的投资,要看到长远利益,因噎废食或者杀鸡取卵,都不可取。"文革"时期读书无用的做法曾耽误了整整一代人。唯有国民素养提高了才有社会的长足进步和经济的兴盛。有古语为证: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论据2: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钱

  知识和财富本就不是一对一的投入产出关系。如果讨论读书能否挣钱,这本身就带有功利目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的读书时代早已过去。仅就个人生活而言,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其谋生本领、待人接物、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一般都要高于没受过教育的人。

  论据3:不读书,就业更困难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有极端者甚至比农民工的工资还低,这是现实;但另一个事实是如果不受大学教育,就业会更难、起薪会更低。受了高等教育,尽管现在工资低,但起码有机会走向高薪阶层;而不读书更无用,因为知识太少而永远拿低薪的概率更大。同样的工资,对大学生来说是起薪,而对农民工则是最高薪,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取消大专】

  当本科生、研究生遭遇就业难时,大专生更是叫苦连天,许多用人单位将学历底线设置成本科生,大专生被拒之门外,国家应不应该取消大专成为一个新的争论热点。

  正方:

  论据1:大专地位尴尬

  高等教育只包括高职和本科两种,不应该有一个大专这个概念。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大专仍然偏重学术教育,接近本科教育,这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不上不下,既没有高职教育贴近工作的就业优势,又赶不上本科教育的学术,这必然导致其就业时的尴尬。

  论据2: 本科生都用不完,还要大专生做什么

  大学不断扩招,本科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时设置的学历底线。稍微低端的就业市场,则把用人重点放在了技校、职校毕业生身上,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强,大专生由此成为无人问津的弃儿。

  论据3:不划算的投资

  大专生的收费标准一般远远高于本科生(三本除外),如果一个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拿出多年积蓄供孩子上完大专,最后的结局却是找不到工作,或者跟农民工薪水差不多,这个付出值得吗?

  反方:

  论据1: 已经存在的大专生怎么办

  如果取消了大专,那么已经毕业或者在读的大专生怎?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20.227.199.*]

“南京”是Q,“拉贝”是A(转寄)

发信人: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信区: Movie
标 题: "南京"是Q,"拉贝"是A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7 20:41:31 2009), 站内

司马平邦

看了《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电影,
我深刻地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不止是过去惨遭外族屠戮,
还在于70多年后我们仍然没有诚意和勇气还原那段被屠戮的历史真相,
无论是社会原因还是个人原因,
这种掩盖和矫情的表达都是令人羞愧不堪的,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巨得不能再巨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公器事件,
个人的认知在此面前从来是渺小的,
只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导演才会跃跃于此,欲图博个功名……

我觉得,中国真正健康的电影批评状态应该是这样:
影评人自由批评。
导演和主创坦然接受。
就是一部电影再次被民间骂成《色,戒》那样的汉�电影,电影局也不应禁映和封
杀之。
这样的氛围下,中国一定会出好电影。

・壹・
但现在,比如《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从技术上讲,确实算得上中国电影的
进步代表,曹郁的摄影我尤其喜欢,音乐也不错,演员的表演也个个出彩――但仍
也不能回避它的价值观有问题,我不知道这样的问题该安在导演头上,还是中国制
片方甚至是电影审查机关的头上,《南京!南京!》能过审,而且还是"2009年建
国60周年推荐影片",可我在电影院看了两遍却一点儿也找不到它应成为"推荐影
片"的原因,倒是觉得日本的电影审查机关应把它列为"推荐影片"――不过,话
说回来,《南京!南京!》里的角川正雄现象,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刚刚爆发不足
半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就有日本兵在南京因为杀了中国人而自责地开
枪自杀,这可能被日本人看成是对武士道精神的侮辱,有所谓的专家不是说,《南
京!南京!》里所有的影像都是有当时的历史素材做依据吗?那我就想问问,角川
自杀那个画面,历史上的依据在哪里?
确实有一些日本鬼子因为在南京和中国犯下太大罪行而自责甚至可能为了赎罪自杀
的事,但有史可查的,全都是在战后,《东史郎日记》我也通篇读过,老头子确实
在真心忏悔,但就是忏悔到东史郎的程度,他亦没有选择以自杀以向中国人民谢罪

所以,角川正雄的自杀,实在是《南京!南京!》的一个大败笔,败到电影的价值
取向出现了偏差。
所谓的普世或者普适价值,并不是指全世界只有一种价值观,而是互相尊重彼此的
价值观,《南京!南京!》选择了一个以参战和参屠日本兵的视角展示那段大屠杀
史实的电影方式,但那个日本兵的骨子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迂腐、矫情和自恋的血,
您拍屁股想想,如果《南京!南京!》里的角川可以成为一种侵华日军的典型,日
本人能在其后中国呆上8年吗?恐怕8个月都呆不足吧。

・贰・
为此,在几天前另一部由德国人导演的《拉贝日记》的北师大首映会上,我曾问南
京大学档案馆、校史博物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馆长汤道銮教授,据其所知
,在南京大屠杀的那个"血腥六周"里是不是真的有如角川正雄这样的日本鬼子,
可以因杀中国而自责而自杀,汤馆长说"绝对没有发现"。
我的分析是这样,你看对不对:假如在南京大屠杀那段中确实有一个以自杀向中国
人当场谢罪的角川正雄式人物,当时的日本军队也绝不会让这种"令帝国军人形象
蒙羞"的事被记录下来的,一定会掩盖且来不及,所以,历史记载中就不可能有真
正的角川,看过《南京!南京!》,我说,这其实正是陆川,是陆川亲身参加了南
京大屠杀,借角川传达自己的感受罢了。
不过今天又听到一种说法,是《南京!南京!》里刘烨饰演的那个中国军人"陆剑
雄"和"角川正雄"合起来才是"陆川",合起来的名字正好是"陆川雄",冥冥
中有某种意会在,当然这是餐间戏谈,但确实挺有意思――那个反抗的陆川早早被
屠杀,那个替日本人着想的陆川坚持到最后,自杀赎罪,些谓"雄"。
不如说是"熊"。
在熊包们的眼里,全世界只有大熊包和小熊包的区别,如是而已。
日本人实在是太他奶奶地拗了,抗日战争过去这么多年日本政府还是不认罪,所以
,善于设身处地思维的中国人,就有陆导演这样的,跳出来替鬼子们赎罪,但你不
知道,经过如此改写的角川正雄其实也侮辱了日本的武士道,日本人真的买你的帐
吗?
所以,《南京!南京!》如果确说自己拍的是真历史,还是多多举证为要。
因为再精美的包装都包不住一段伪历史的丑陋,这是个大麻烦。

・叁・
从《南京!南京!》到《拉贝日记》,中国一时之间出了两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
影,这是个极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无法不对两部电影进行一番对比,而对大众来说
,这甚至是一部系列电影的两集,华谊兄弟的老板王中磊的说法颇有代表性,他是
《拉贝日记》的投资人,但他还是希望《南京!南京!》拿到高票房,因为导演是
中国人,他希望中国导演赢。
民族情感总是人人有之,我也一样。
但看了两部电影,我相信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感未必得到满足,因为你会发现关于南
京大屠杀的 看了《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两部正确答案(A,Answer)基
本都存在于《拉贝日记》里,而《南京!南京!》的作用只是:1.提出问题(Q,
Question);2.给出的是伪答案。
比如,《南京!南京!》的宣传里动不动就说的"抵抗",但我看了两遍《南京!
南京!》,也没找多少抵抗的影子,那股了国民党兵的抵抗在电影开始30分钟就被
消灭了,后来最大的抵抗就是拉贝管理的安全区里竞选"志愿妓女"去给日本人慰
安,慰安过程里是不是有"抵抗",电影没有交待,可能也拍了,又被剪了,哎,
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啊。
《拉贝日记》里其实也鲜少有中国人对日军的抵抗,但有一个情节我是欣赏的,金
陵女子大学的学生琅书(张静初饰)的弟弟在姐姐被两个日本人扑倒的一瞬开枪打
死了这两个鬼子,而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当时蒋介石的军队在日本军队占领南京
后的抵抗确实是微乎其微的,溃逃得厉害,零星的抵抗也只可能来自于民间,琅书
弟弟的这项"壮举"说不上完全来自历史,但却充满了合理性。
所以说,让"抵抗"成为某部南京大屠杀电影的一个主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如果
真有抵抗,哪里有30多万中国人被屠杀掉,而据我所知,日本军队制造南京大屠杀
的3个充足理由是:1.之前的松沪会战中国军队的抵抗太强烈,日本人要报复,2.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的抵抗太弱了,3.中国民间的抵抗并没有因官方的放弃而停止;
因此日本军队是想借一次大屠杀彻底慑服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
而不是像《南京!南京!》表现的那样首先是日本士兵被几个中国人的死慑服了。
所以,关于"抵抗"这个Q,《南京!南京!》给出的A是虚弱的,而《拉贝日记》
给出的A还是令人信服的。

・肆・
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一个前纳粹党的党员,也说是西门子公司在南
京的领导人(掌握着南京的电力系统),也有说他是纳粹党驻南京的总代表,他在
南京大屠杀里到底救了或者保护了多少中国人,这是《南京!南京!》提出的又一
个大Q。
《南京!南京!》明显是贬低拉贝的作用和能力的,比如,虽然电影中表"国际安
全区"是拉贝领导的,但他其实只在1938年2月离开南京时,捎带救走了秘书唐先
生的老婆唐周氏和一个贪生怕死的国民党军官(形象很委琐),拉贝临离开安全区
时向里面的中国人下跪,虽然拍得悲壮,但不能否认陆川是在暗表拉贝把安全区里
的所有中国人留在了日本从的屠刀下,之后连拉贝的那个做了汉�的秘书唐先生(
范伟饰)也被日本军官伊田枪毙,唐先生的死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陆川的又一个隐喻
,即当了汉�的人都被日本从杀了,其它没当汉�的中国人有可能幸免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陆川用电影是否定了约翰・拉贝,或者揭示说,拉贝只救了两个
中国人,而已。
当然,救一人就是救全世界。
《拉贝日记》是德国人拍的电影,电影最后同样不能回避拉贝于1938年2月回国这
一史实,但它给"拉贝回国"做了如下交待:1.在拉贝的保护下,国际安全区里有
20万中国人免遭日军杀戮,而拉贝先生是在各国使馆相继回到南京之时离开南京的
,那时日军大规模的屠杀(即"血腥六周")结束了,新的屠杀不可能在诸国外交
官的众目睽睽下完成的,当然,在拉贝先生离开南京之后,原生活在安全区保护下
的中国人是不是也有被日本人杀害的,这是电影没有表的,因为电影的名字就是《
拉贝日记》嘛。
为此问题,我向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的汤馆长提问:拉贝在南京到底救了多少中国
人?汤馆长当场向我出示了几份证据,一份是有602个中国人签名的关于拉贝相救
的证明材料,还有一份是拉贝将要离开时,南京20多座难民营(估计都位于"国际
安全区"内)管理者的挽留书,这20多座难民营共安置了大约20万中国难民。
也就是说,拉贝先生确实是救了中国人的,而且比当年的辛德勒救的德国人要多得
多。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人斯皮尔伯格为了向二战时拯救了1000多名犹太人的辛德
勒表示感恩而拍摄的电影,因为史实中他确实就救了那么多犹太人,但在《南京!
南京!》里,虽然出现了拉贝,但陆川的电影语言客观上否定了拉贝先生当年对中
国人的搭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实在为这种不知感恩的行为感到脸上热辣辣的。
或者,如果《南京!南京!》的创作者们的祖上确实和拉贝有仇隙,你在电影里回
避拉贝也就罢了,既然现在你的电影里有他,就一定要表示感恩,否则就太没良心
了。
我相信德国人拍的《拉贝日记》同样会有"拉贝视角"的倾向,但就像《辛德勒名
单》是犹太人拍的而不是德国人拍的一样,在这件事里的中国人,被人家拯救了成
千上万,哪里还有高高在上取否定和回避视角的资格呢?
这下可好,明明是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却讴歌了一个因为
枪杀了一个中国人而自杀的日本士兵的人性,却否定了一个拯救过成千上万中国人
生命的德国人,情可以堪?
有人说我们不允许导演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拍电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难道一个中国
人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拍电影不也是日本的狭隘民族主义吗?还有,我常听有人为《
南京!南京!》辩解说陆川想突出中国人的抵抗,是中国人在南京自己救了自己,
所以淡化处理拉贝的拯救作用,倘真如此则更证明导演的狭隘民族主义更甚。其实
我们只是需要真相,连真相都想超越的故事如何让人信服?所以,这根本就不是狭
隘不狭隘的问题。

・伍・
另外,关于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里的拯救作用,《南京!南京!》和《拉贝日
记》还有一个巨大的技术性的差异:
在《南京!南京!》里,拉贝的身份是模糊的,低级的,他曾对几个日本兵说要见
"他们的将军"还遭到日本兵的嘲笑,他只是一个有纳粹身份可以自保的德国人,
拉贝的"国际安全区"一直在和伊田和角川这样的中下级日本军官打交道;而在《
拉贝日记》里,拉贝打交道的对象是香川照之所饰的朝香宫鸠彦,一个当时可以左
右南京城里所有人生与死的日本皇族,日本占领军总司令,以及与朝香宫鸠彦差不
多同级别的日本军官――据史学家说,德国人约翰・拉贝在日军占领南京之后的政
治身份之一相当于"南京市长",前中国市长将这个职务移交给了拉贝,这个身份
是由他牵头的"国际安全区"可以尽量免受日本侵占的主要摧残之一,而在《南京
!南京!》里,拉贝惟一可以倚侍的就是一纳粹党员的身份。
《南京!南京!》如此压低拉贝的身份是不是与电影最终贬低拉贝的拯救作用相通
呢?
我个人很欣赏《拉贝日记》开场不久,拉贝用一面巨大的纳粹党旗遮掩了大量中国
难民使他们免受日军轰炸之害的情节,据史实,其实当时拉贝把当时他居住的西门
子公司的办公地也全部遮盖在纳粹党旗之下,以保护里面的中国人――这一情节似
乎在教育那些只知"人性"而不知其它的当代中国人,"国家"和"人性"其实是
两个层面的东西,这两个东西时有交叉时有平行,"纳粹"对德国和欧洲人来说可
能是个坏透了的词,但它仍然对中国人做过一些好事(比如抗战之初德国对中国的
援助),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是没有的,而我们要记住的是一切"国家"、"主义
"、"政治"里的真正的人性的光华。
所以,我把这个情节列为2009年自己眼里中国电影最伟大的镜头。

・�・
关于南京大屠杀,其"屠杀"之极状是著名的"百人斩事件"。虽然惨烈至极,作
为中国人都难于平静接受,但我一直认为中国导演有义务揭露日本鬼子当时做的这
项灭绝人性的反人类罪行,这也曾是我对陆川的《南京!南京!》的期待。
百人斩,史载,指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进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
杀前夕,两名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的
竞赛。最后向井敏明以斩杀106人胜过斩杀105人的野田毅。后经南京军事法庭查明
审判,两人均承认控罪,于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刑场被执行枪决

据《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后第二天)刊登的消息:
以南京为目标的"百人斩竞赛"这样少见竞争的参与者片桐部队的勇士向井敏明、
野田毅两少尉,在10日的紫金山攻略战中的对战成绩为106对105。10日中午,两个
少尉拿着刀刃残缺不全的日本刀见面了。
野田说:"喂,我斩了105了,你呢?"向井说:"我106了!"……两少尉:"啊
哈哈哈……"结果是谁先砍了100人都不去问了,"算作平手游戏吧,再重新砍
150怎么样"。两人的意见一致了,11日(南京大屠杀开始之日)起,150人斩的竞
争就要开始了。11日中午在接近中山陵的紫金山追杀残兵败将的向井少尉谈了"百
人斩平手游戏"的结局……
但《南京!南京!》里没有百人斩。
而《拉贝日记》里有。
《拉贝日记》里,拉贝的司机老张因得罪日军军官,被拖到一隐蔽处砍了头,拉贝
追踪而去,从木栅的缝隙里看到了被日军砍掉的堆如小山的中国人的头颅,其中就
有老张的,电影并没有直接说那刽子手就是"井敏明、野田毅两少尉",但明明是
导演想用一种方式重现当时确实存在的这段史实,或者因为这样惨绝人寰的杀戮在
被德国人所熟知的纳粹"杀人史"上也不多见吧。
我觉得有必要为德国导演兼编剧傅瑞安・加伦伯特如此诚意地揭示了这段日军对中
国人民的屠杀史而向其由衷致敬,这本该是陆川该做的。
而他却过多地表现了强�。
因为每一个拿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作素材的中国人,你们都有义务表现它,并加以
控诉之,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责任。
在这件事上,《南京!南京!》的A是零分,而《拉贝日记》的A是满分。

・柒・
《南京!南京!》对日军暴行的控诉,最出彩的地方是日军对中国妇女(以及日本
妇女)的迫害,即强�或性暴力。电影也一直以"裸女"做噱头来吸引观众,据说
在最早的剧本里,饰演姜老师的高圆圆也是被强�了的,但高看过电影的拍摄方式
说什么也不同意拍。
不过《南京!南京!》虽然以展示日军对中国妇女的强暴控诉了日本军,但,一来
,陆川的本意并不直接是控诉日本军队,而是"战争"本身,因为片中被角川爱上
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最后也死在慰安营了,女受害者国籍的"国际化"一下子淡化
了电影对日本军队的直接批判;二来,电影中两个女人,即姜老师和由姚笛饰演的
唐小妹(周晓燕)的死却完全出于日本鬼子角川和伊田对中国妇女的"同情",角
川在姜老师行将被日军拖出去强�的时候对她的脑袋开了一枪,我亦很不理解角川
不但没有因此"违反军令"的行为而受到处分,还能继续最后将一老一少两个中国
军人救出南京(角川救的中国人不少于拉贝),而唐小妹被伊田枪杀后,伊田说"
她很漂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了好",他奶奶的,当年那些在南京强�并杀害了中
国女人的日本军人是不是都这么有爱心?既然他们如此有爱心为什么又干了那么多
伤天害理的事呢?
这句"他奶奶的",我不是在骂日本人!
明明,杀人就是杀人,但在《南京!南京!》里,"杀人"被变成了日本军人有人
性和良知的证明,而这种心思居然来自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杀了你,是因为爱
你,因为同情你,所以我崇高,所以我有人性。
一位哈尔滨的哥们儿看完电影给我发来短信:
南京大屠杀已经杀死了30万中国人,《南京!南京!》将再气死30万中国人!
我无话可说。

・捌・
关于《拉贝日记》的另一个贡献――文章写到现在,已经不是在探讨两部电影的优
劣,而是谈另一部电影的贡献了――是重现了曾经逃脱战后审判的日本皇族战犯朝
香宫鸠彦的罪行。
朝香宫鸠彦(1887―1981)在《拉贝日记》里由参演《鬼子来了》的日本演员香川
照之饰演,他也叫朝香宫亲王,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他
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中将,12月7日朝香宫鸠彦赶到南京前线
,不日即签署了密令:"杀掉全部俘虏!"他还指令下属改变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
总司令松井石根原命令,让所有日军入城,自行安排住宿,使大屠杀及各种暴行进
一步扩大。此后,朝香宫鸠彦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杀人命令,最简单而直接的只
有4个字"全部杀掉",直接导致了日军进城后令人发指的兽行。电影, 我深刻地
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日军攻占南京时日本最高统帅部的策略就通过残酷地打击
南京,来瓦解中国人民抗日斗志,迫蒋投降,朝香宫鸠彦忠实地传达并实施了这一
策略精神。战后朝香宫鸠彦凭借他皇室成员的特殊身份逃脱了惩罚,后来还成为"
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长。
《拉贝日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直接揭露了朝香宫鸠彦的战犯身份的大屠杀电影,
让伪善的日本皇族在侵华历史上的罪行得以直接展现,这样的视角其实已经大大突
破了那些被外交关系、政治利益所紧紧困扰的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也说明从前关于
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电影的"控诉"力量还远远不够。
我不知道《南京!南京!》的主创们是不是研究过这种历史,是不是有这样的责任
感将如"朝香宫鸠彦之罪"在内的一个又一个被尘封的日军暴行更多地还原于世,
还是想以一个某种"原谅"或者"和谐"的理由大而化之,借70多年前30万被害同
胞冤魂的酒杯浇自己的心中的块垒?
或者只是无知而已。

・玖・
还是文章开头说的那句话:就是中国民间再次把一部电影如《南京!南京!》骂成
《色,戒》那样的汉�电影,电影局也不应禁映和封杀之,有了这样的宽容度才会
有健康的中国电影生长环境。
不过,据说《拉贝日记》的最后字幕,德文版上有一段话的原意是"南京大屠杀至
今仍然不为日本政府所承认",译为给中国人看的中文版时就必须改成"南京大屠
杀到今仍然不为日本右翼势力所承认",修改的本意据说是现在为了"中日关系"
需要。
其实,越是掩善真相的的"国际关系"和"历史问题"越是会引起更大的现实反弹
,就像疖子长得越大就越接近出头一样的道理。
我不懂德语,结尾处是不是这样不能肯定,懂德语的朋友,可以对照中德两个版本
的《拉贝日记》自己寻找那个A。
PS:刚才看到一个关于《南京!南京!》的影评,作者说最感动的情节居然是刘烨
和他的战友在被枪杀之前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在拥有了核武器和强大的军事
力量的现在,中国人仍然停留在只会高呼"中国不会亡"的悲壮里,而甘愿以任人
宰割为崇高,并无半点儿愤怒与复仇的狂野,这是种多么自轻自贱的民族品性,说
实话,那个情节甚至让我想冷笑。

--
发信人: rudong (坚持有大清特色的封建主义一百年不动摇! ), 信区:Military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3月13日18:25:00 星期五), 转信
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说多了要被封.
【 在 Lithium (天佑中华!)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军那么牛,怎么还被打到台湾去了呢?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2.65.196.*]

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

硬盘全新安装Windows7(转寄)

发信人: CorZ (__), 信区: NewSoftware
标 题: 硬盘全新安装Windows7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6 20:19:49 2009), 站内

windows7越来越倍受人们关注,人们都想要安装windows7,但下载来的windows7刻盘安
装非常麻烦,下面是四种在硬盘安装windows7的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一、windows 7系统下全新安装高版Windows7:
1、下载windows7 7057 ISO镜像(RC或RTM),用虚拟光驱拷贝至非C盘(如D:\7057)
2、开机按F8――修复系统――选择最后一项命令修复――在命令框输入"D:\7057\
sources\setup.exe"(不带引号)
3、进入安装界面、选择custom安装
4、选择安装语言、格式化C盘
5、OK了,装好后是一个纯系统(非双系统)。

二、如果有vista安装盘的话,方法也很简单:
1、下载windows7 7057 ISO镜像(RC或RTM),用虚拟光驱拷贝至非C盘(如D:\7057)
2、BIOS中选择光驱启动,进入vista安装界面
3、选择左下角修复计算机(自动搜索系统,提示加载驱动或关闭,选择关闭进入修复
选项)
4、选择最后一项命令修复,在命令框输入"D:\7057\sources\setup.exe"(不带引
号),开始安装
5、选择安装语言、格式化C盘 (即使C盘原本没有系统此法也可行)
三、XP系统下全新安装windows 7:
1、下载windows 7 7057ISO镜像(RC或RTM),用虚拟光驱拷贝至非C盘(如D:\7057)
2、把D:\7057目录下的bootmgr和boot目录(其实只要里面的boot.sdi和bcd文件)拷贝
到c盘根目录下,并在C盘根目录下建个sources文件夹。(XP下不需要取得管理员权限
)
3、把D:\7057\sources下的boot.win复制到C盘刚建的sources文件夹
4、用管理员身份运行cmd,然后输入c:\boot\bootsect.exe/nt60 c: 提示successful
(即成功了!)
5、关闭cmd窗口重启计算机,自动进入安装界面,选择安装语言,同时选择适合自己
的时间和货币显示种类及键盘和输入方式
6、出现"开始安装界面",(要注意了,不点击"现在安装")点左下角"修复计算
机"(repair mycomputer),进入"系统恢复选择",选择最后一项"命令提示符"(commandprompt
),进入DOS窗口
7、输入"D:\7057\sources\setup.exe"(不带引号),开始安装
8、选择安装语言、格式化C盘,就OK了

四、vista系统下全新安装windows7(实践证明XP用此种方法也更加方便):
1、下载windows 7 7057ISO镜像(RC或RTM),用虚拟光驱拷贝至非C盘(如D:\7057)
2、复制D:\7057文件夹中的Boot、EFI、sources文件夹和bootmgr至C盘根目录下
3、复制D:\7057\boot下Bootsect.exe至C盘根目录下
第2部需取得管理员权限
4、管理员身份运行cmd,输入c:\bootsect.exe/nt60 c:并回车(最好复制,中间有空
格)
5、重启系统自动进入安装界面,点左下角的修复计算机repair my computer)
6、选择最后一项命令提示符,进入DOS窗口,输入D:\7057\sources\setup.exe进入
安装界面
7、选择安装语言、格式化C盘,就OK了


【 在 Flametree (凤凰木)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怎么操作啊?


--

※ 修改:・CorZ 于 Apr 26 20:24:43 2009 修改本文・[FROM: 210.32.160.*]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0.32.160.*]

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zz(转寄)

发信人: spacejam (向左?向右?), 信区: EconForum
标 题: 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23 23:08:26 2009), 站内

  第一次经济危机(1788年)
  
   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后不久。1770年代和1780年代是英国纺织工业技术革命的年代。1764年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使纺纱效率提高20倍左右;1771年第一家阿克莱水力纺纱机出现,纺纱效率进一步大幅度提高;1781阿克莱的专利权被判剽窃。阿克莱丧失专利权后,水力纺纱机厂大量涌现,到1788年,已有143家水力纺纱机。1779年出现骡纺织机,1785年起,瓦特的蒸汽机开始迅速应用到棉纺织业。这样,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大超过了消费能力,产品大量积压,商家被迫折价抛售。1788年,棉花进口额与1787年相比,下降了12%。同年,破产事件增加近 50%,工人大量被解雇,兰开夏和柴郡等地的棉纺织工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大量破产一方面减少了商品供给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未破产企业的工资成本,这两者合起来使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企业利润回升。更重要的是,本次危机仅仅局限于纺织工业。与纺织工业的大发展相比,运输成了瓶颈。不久,从1789年至 1792年,政府发出了30份开凿运河和改善内河航道的许可证,内河航运业蓬勃发展,吸收了大量工人,并扩大了本国市场。与此同时,价格下降风潮扩大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对外竞争力,棉纺织品对外出口额显著上升。这样,短短一年以后,供不应求局面重新形成,价格上涨,竞争缓和,棉纺织业再度繁荣。繁荣从 1789年持续到1792年,这一期间不但内河航业、机器制造业兴旺,而且银行数量迅速增长,地方银行增加到400家,银行贷款额增长得更为迅速。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否则,这次繁荣时间可能缩短,随后相应的危机程度也可能减轻。
  
  第二次经济危机(1793年)
  
   然而,纺织工业的投资和生产能力的增长又一次超过了其他部门的吸纳能力,第二次危机降临了。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 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1792年到1793年,100支棉纱价格从30先令跌至16先令。企业破产数量急剧增长,甚至连一家最大的负债达100万英镑的企业也宣告破产。企业破产带动银行破产,400家地方银行有100家停止支付。
  
   大量破产减少了供给,价格暴跌扩大了需求,两者结合使棉纺织业的激烈竞争迅速缓解。战争虽然使对欧洲大陆出口锐减,但大量的军事订货推动了重工业和机器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内需求。军用被服订单大增,呢绒业率先走出危机。降价增加了外国对英国纺织品的需求,对美洲出口弥补了对欧洲出口的损失而有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或被招募至军队,或漂洋过海到美洲谋生,工资止跌回稳,使工人的纺织品市场得以恢复。因此,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年)
  
   过了四年,第三次危机爆发。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军事开支一部分扩大了内需,另一部分却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1793年到1796年间,英国在国外军事开支高达3800万英镑,加上大量进口粮食,使英国黄金滚滚外流。黄金外流使金价上升,许多银行倒闭,市场需求进一步缩小,物价大跌,终于促成了1797年的经济危机。黄金危机给英国纺织工业的打击可谓是雪上加霜。然而,由于纺织和动力技术仍在迅速进展中,采用新技术的大企业很快适应了下跌的物价,并且有新的利润产生,纺织业不久又繁荣起来。
  
  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年―1814年)
  
   好景持续了12年,到1810年第四次危机终于爆发。由于繁荣持续的时间长,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也超过以往各次。1808年,美国对英国实行禁运,严重威胁了英国纺织品的出口,并使棉花价格暴涨。英国被迫把目光投向南美。南美被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在出口信贷的支持下,大量纺织品被送进了南美各地的货栈,使纺织业的繁荣得以延长至1810年。但是,1809年英国农业再度歉收,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因此,当1810年南美的纺织品开始退回英国时,英国的纺织工业失去了希望,一泻千里,大工厂裁员过半,中小工厂关门大吉,物价下跌40-60%。正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1811年春,美英开战,美国再次对英国实行禁运。雪上加霜的打击。
  
  危机持续了4年多,单纯靠淘汰落后企业、裁员、削减工资、降低价格,都不足以使纺织工业庞大的生产能力得以消化。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年)
  
  1814年世界市场出现巨大转机,拿破仑战败,欧洲大陆市场开放,英国商品对欧洲大陆的出口额从1811年的1300万英镑,急增至1814年的 2700万英镑;1815年,英美战争结束,英国商品对美国输出额从1814年的8000英镑激增至1330万英镑。于是,英国工业空前繁荣。但是,英国货的生产和运输能力过于强大。1814年底,欧洲大陆市场即告饱和,1815年对欧洲出口即下降23%;由于美国市场迅速接替,繁荣得以继续,但过了几个月,北美市场也饱和了。1816年,英国对美输出额下降了28%。同时,由于军事订单下降,黑色冶金业和煤炭工业第一次生产过剩,原来每吨高达20英镑的铁价跌至8英镑。于是,英国工业陷入第五次危机。1817年,英国第一次提出了旨在减轻失业、启动需求的公共工程拨款法案。法案批准拨款100-200万英镑,资助建设运河、港口、道路和桥梁。这是市场经济国家用财政手段缓和经济危机的最早尝试,比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早了100多年。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年―1822年)
  
   但是,对于英国庞大的过剩生产能力来说,区区一、二百万英镑无疑于杯水车薪。事实上,1817年以后,虽然利润和生产有所恢复,但供过于求的总体态势仍未改变,因而投资繁荣没有到来。1815年到1817年之间,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几乎增长了5倍。这说明英国企业主们纷纷将赚得的利润放进银行,从而使这一轮经济恢复十分乏力。黄金涨库给外国债券的推销提供了良机,1817年至1818年在英国推销的外国公债数量达到3800万英镑。巨额资金外流让外国增加了购买能力,英国工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才被部分吸纳。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英国粮食歉收,来自殖民地的原材料涨价,黄金外流,国内外市场需求再度萎缩,1819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年破产事件超过1815-1816年危机的最高点。1819年11月,棉纺织工业三大中心――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资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由于世界贸易的恢复,1815年和1819年两次危机对美国、法国、德国正在成长的纺织工业和冶金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第七次经济危机(1825年)
  
   这次危机持续很长时间,直到1824年才出现新的繁荣。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1819年为 360万英镑,1820年为820万英镑,1821年为1120万英镑,1822年为1010万英镑,1823年为1270万英镑。于是,相似的一幕又上演了。从1821年到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这些公债转过来又成为对英国商品的购买力。英国输往中南美洲的棉纺织品从1824年的150万英镑,激增至1825年的395万英镑。出口猛增一方面刺激生产和投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则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再一次使供给严重超过需求。1825年下半年,物价终于开始下跌,而南美洲投资也被证明是一场豪赌。投机商人和银行首先大量破产,继之第七次危机席卷英国主要工业部门。
  
  这场危机使纺织工业设备开工率下降了一半,纺织机械如花边机的价格下跌了75%-80%,机器工业首次受到危机的严重袭击。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外国公债上净损失达1000多万英镑,对资本家和英国国力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此类现象后来在对美国铁路的投机上再次重演。债券投机屡屡失败是英国走向相对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价格大幅下跌,英国货倾销美、法、德各国市场,重创了它的竞争对手。
  
  第八次经济危机(1837年―1843年)
  
   1825年危机以后,纺织工业仍然步履蹒跚。但是,铁路业兴起,带动冶金、煤炭、机车制造业的发展,运输成本迅速降低,进而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英国经济经历了长达近12年的繁荣。1834年到1836年,英国成立股份公司名义资本额为10520万英镑,其中铁路占6960万英镑,银行机构占 2380万英镑,保险公司占760万英镑,采矿企业占700万英镑,运河占370万英镑。除铁路因素外,另有两个因素使繁荣得以延长。其一是从1833年到1836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价格下跌到60年来的最低水平,从而使工业品市场扩大。其二是向美国输出资本和商品,仅1832年到1833年,英国对美出口就从547万英镑增加到1243万英镑。与此相应,则是大量黄金从英国流向美国。1836年,两个主要因素先后发挥到顶点。铁路建设投机过度,建设成本大幅上升,收益转为亏损;英格兰银行控制黄金外流,美国信贷紧缩,英国对美出口1837年比1836年下降了三分之二。于是英国陷入了第八次危机。棉纺织业仍然首当其冲,呢绒业、亚麻和丝纺织工业都陷入困境,冶金工业、造船业、煤炭业大规模裁员、减薪,单是具有工会会员资格的炼铁工人的失业率就从1836 年的5%上升到1837年的12%。更加严重的是铁路建设规模大幅度收缩,反映上年建设规模的通车铁路长度1838年为357英里,1839年仅为78英里。就在这时,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小麦价格在1839年比1836年上涨了48%,使国内的工业品需求进一步萎缩。1839年,美国棉花歉收,加上合众国银行力图垄断棉花贸易,棉花价格暴涨。工业品价格下跌而小麦、棉花涨价,出口下降而进口增加,使英国出现贸易赤字。因此,黄金大量外流。为控制黄金外流,英格兰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客观上进一步缩小了国内投资。这样,1837年开始的危机就变得格外严重,事实上,萧条持续了6年。在此期间,英国商品继续对其他国家进行倾销,但美、法、德等国则加强了贸易保护,双方展开拉锯战。
  
   这场大危机对美国、法国、德国也同样产生严重影响。美国的萧条也持续了六年。从1837年到1842年,美国破产事件达33000起,破产总金额达4400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最大的企业规模在1000万美元左右。同期,工资水平下降了约30%-50%。危机在法国和德国的表现相对缓和。由于法、德两国大工业比重较小,生产不能迅速扩大,信用制度又不发达,所以在经济繁荣时期,发展比较缓慢,在经济衰退时期,下降幅度也就比较小。虽然如此,危机期间英国货的倾销却使法、德两国的新兴工业损失惨重。1839年,德国从英国进口的棉纱超过国内产量的两倍。1842年,由于英国货的竞争,法国棉布出口额下降29%。
 
 第九次经济危机(1847年―1850年)
  
  1843年到1847年,英国启动了新一轮繁荣。这一轮繁荣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由此,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兴起。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使纺织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润。此外,英国拼命开拓国外市场。为进一步打开主要贸易对象的市场,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其主要举动是废除本国征收农产品进口关税的《谷物法》,从而一方面降低粮价,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各国开放市场。第二,则是寻找新的出口对象,特别是扩大对亚洲和非洲的出口。1840年英国用炮舰开打中国大门,1842年强迫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对英国商品豁免关税。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1840年为50万英镑,1845年即增加了4倍。40年代,英国棉布出口增加了56700万码,其中欧洲2200万码,美国7200万码,而亚洲和非洲却占了36200万码,为增加额的64%。这样,从1842年起,英国经济渐渐转入繁荣。
  
  与此同时,以往曾经延长并加深繁荣的投机手段也在起作用,那便是贷款给美、德等国,使它们有能力购买英国的铁轨、机车。1825年到1840年,英国建成铁路不到1300公里,1841年到1848年则建成铁路6900公里。同一时期,世界铁路网从8600公里扩大到38000公里。1839年至 1847年间,德国生铁净进口量增加了8倍,达114000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间,美国每年进口10万吨以上的生铁、钢和铁轨。进口绝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冶金工业得到高关税保护,没有受到英国钢铁制品的冲击。由于这一政策,法国冶金工业迅速发展。就蒸汽机马力数而言,至 1847年,法国跃居世界第二。
  
  然而,纺织工业很快面临生产过剩,1845年出口额即达到最高峰。对中国和印度出口首先下降,接着,由于农业歉收,对欧洲的出口也下降了。 1846年,对美洲和非洲的出口跟着下降。1846年,美国棉花歉收,棉价价格上涨达一倍,进一步使纺织品的消费量萎缩。事实上,1845年底危机已初露端倪。除国外市场饱和外,对于铁路的投机也开始破灭。1845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达30%-40%,许多公司垮台。由于政府要求各股份公司将部分资金存入国库以证明其可靠,许多资金不足的公司跟着破产。但是,因祸得福,那些交出保证金的公司反而赢得了公众的信任,结果1846年获得议会批准的铁路设计方案增加了一倍,铁路建筑被推向高潮。事实证明,这是危机前最后的挣扎。在其他部门物价下跌之际,铁路通车后缺乏相应的运输量,收入远低于预期;相反,建设铁路的各项费用却迅速膨胀。1847年秋,铁路投机终告破产,英国第九次经济危机开始了。许多线路停目铺设,干线铁路的工程进展大大放慢。恰在铁路危机爆发之际,又出现英国和中欧、南欧地区农业严重歉收,1847年5月底,粮食价格比1845年上涨一倍,进一步缩小了工业品市场。由于繁荣被投机因素延长,危机爆发的烈度和持续的时间也超乎寻常。铁路工程量连续5年下降,到1852年时,从事铁路建设的工人数目比1847年少了五分之四以上。相应地,铁价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棉纺织业本来已经在下降中,随着铁路投机的破灭和粮价飞涨,进一步落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
  
  英国的危机很快传递到其他国家。法国的情况与英国很相似,纺织工业早在1845年就出现随着英国纺织品的倾销而出现危机,铁路建设狂潮也终于在 1847年下半年退潮。随着英国工业陷入危机,法国工业遭受着英国货的更严重的冲击,从而危机也就更加严重。1848年,法国工业生产总共下降了50%。在危机的冲击下,法国再次爆发革命。德国工业由于保护较弱,受英国危机的影响更大。1847年冬,克莱费尔德8000台织机中有3000台停工,1848 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厂中只有3家开工,埃尔富特的工业几乎完全停顿。由于德国本国就靠更残酷的剥削抵抗着英国货的倾销,危机到来后,工人处境更加恶化。 1847年就多次爆发反饥饿的暴动。1848年2月法国巴黎爆发革命,3月德国柏林也爆发了革命。
  
   美国的冶金业受英国危机影响最严重。1846年生铁进口量只相当于美国国内产量的十分之一强,1851年进口量几乎与国内产量持平,本国产量大幅减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追随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将金属进口税从75%-110%下调至30%。结果,英国钢铁潮水般涌入美国,在新税则实施三年内美国钢铁产量下降了33%。其他经济部门的情况却比较缓和。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欧洲农业歉收成了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好机会。1845年到1847 年,谷物和面粉出口值增加了6倍,棉花出口量减价增,总收入还有所增长。因此农村地区对工业品的需求继续旺盛。第二,1847年以前美国银行系统还停留在上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存贷款数量都很有限,因此繁荣中的投机成份较少,危机也就比较浅。第三,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金矿,淘金热潮刺激了美国铁路的大发展;第四,1848年初对墨西哥作战产生了大量军事订货;第五,欧洲革命使资金大量外逃,流入美国(以及英国),增加了美国的资金供给。
  
   美国经济的相对独立对于英国摆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英国的冶金工业的衰退相对减缓。危机带来大量破产,工资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国还有200家铁路公司,到1848年即减少到20家大公司和几家小公司,从而为走出危机铺平了道路。
  
  第十次经济危机(1857年―1858年)
  
  与此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也在悄悄发生。首先,英国纺织业中大型工厂彻底驱逐手工工场,手织机彻底退出市场。此后,英国对法、德、美各国的纺织业的优势进一步增强。第二,蒸汽机迅速应用于海运业,大大降低了海上运输的成本,提高了速度。第三,电报开始普及,现代通讯初露端倪,经营的可控性大大提高。第四,制造技术不断革命,机器性能和成本比大大提高。
  
  此外,新的市场得以开拓,旧的市场得以深化。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淘金热形成了庞大的新市场。从1848年到1857年,从这两地运出的黄金总额超过10亿塔勒。英国还加紧开发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殖民地手工业不断被摧毁,殖民地市场不断开拓。第三,英国废除《谷物法》带来自由贸易思潮的兴起,除美国外,瑞典、比利时、荷兰甚至法国都降低关税,扩大了英国工业品的市场。所有这些技术和市场因素,促使英国在1850年前后走出危机,转入一个长达7年的繁荣期,并带动其他各国摆脱危机。
  
   从1847年到1853年,英国对仅对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出口即从1260万英镑增加到3820万英镑,其新增需求量等于1847年以前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总额。从1847年到1857年,英国对自己殖民地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英国出口商品的三分之一为殖民地所吸纳。1850年代美国铁路建设出现新的高潮,建成约33000公里铁路。在关税降低的前提下,这个庞大机车和铁轨的市场基本上为英国所占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英国商品出口扩大还伴随着价格上涨,这说明英国工业的处境特别有利。价格上涨减轻了对法、德两国工业发展的压力,法德两国的重工业进展迅速。从1846年到1858年,普鲁士的蒸汽机功率增加了4倍多。几乎同一时期,纱锭数目大约增加了1倍。法国的速度稍慢,纱锭数目只增加约一半,蒸汽织机增加一倍,重工业约增长75%。 1850年到1857年,美国工业和运输业的资本额增长也很迅速,虽然其中约有近一半是英国债券和股票。冶金和机械制造业进展较慢。煤炭业生产能力则增加较快,约为一倍半。
  
   在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信用高度膨胀,投机猖獗。从1850年到1857年,伦敦9家股份银行的存款增加1.5倍,从1800万英镑增加到 4300万英镑。美国的银行数从824家增加到1416家,放款业务从44500万美元增加到68400万美元。德国银行数目从9家增加到29家,钞票发行额增加1倍。法兰西银行的放款业务增加了两倍多,从18亿法郎增加到56亿法郎。出口信贷和空头期票制度广泛发展,银行大量凭空头期票放款给自有资本额很小的公司。这一方面延长了繁荣,另一方面却增加了风险。此外,滥设企业骗取小额投资者信任和钱财之风盛行,许多银行参与制造泡沫,造成股票价格暴涨暴落。
  
   但是,由于工人工资总是被压得过低,市场容量很快就被充满了。事实上,到1854年时,危机已经开始冒头。由于连续三年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出口增长过猛,1854年时纺织品价格下跌,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铁的出口量也下降了,与1854年相比,1855年扁铁的价格下降15%,生铁价格下降 11%。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美国、法国、德国的工业生产都出现下降。幸而金融投机人为地扩大了市场需求,铁路建设一再扩张,投机性创业热潮不断高涨。 1856年,英国的出口一跃增加了2000万英镑。在投机狂热中,物价飞速上涨,1857年中与1856年初相比,棉价上涨了37%,棉纱上涨28%,糖上涨4%,澳大利亚羊毛上涨50%,咖啡上涨44%,烟草上涨100%。在高价格的刺激下,生产一再扩大。与此同时,则是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购买力不足。于是,以英国为中心的第十次经济危机终于更加猛烈地到来了。
  
   1957年秋,靠空头支票、出口信贷生存的进出口商首先大批破产,继之,银行纷纷倒闭。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贴现率上升到60%-100%。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87%。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英国,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破产银行和有价证券共损失达8000万英镑,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则高达25000-30000万英镑。在德国的贸易中心汉堡,曾因信贷贸易而异常繁荣的交易所一片混乱,数以百计的银行和工商企业倒闭,贴现率提高到12%。法国情况稍缓和。从1856年到1858年间破产事件12030起,动产信用公司股票价格下跌64%,达姆斯塔特信用银行股票价格下跌一半,法兰西东方铁路公司股价下跌三分之一。欧洲破产公司的债务总额高达7亿美元。
  
   危机暴露出的损失充分说明,从1854年到1857年的繁荣是靠金融投机支撑的。一旦金融系统崩溃,实业必将以更大规模破产。1857年12 月英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货却增加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都大规模停工、减产,物价急剧回落。美国的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减产20%- 30%,铁路建设工程量缩减一半,造船量减少四分之三。每周运煤量减少15000万吨,许多煤矿关闭,煤价大幅度下跌。美国农业这回也损失惨重,由于俄国小麦的竞争,欧洲粮食本已过剩,又加上美国小麦丰收,播种面积扩大,结果粮食价格急剧下跌。在西部,粮价下跌了60%-70%,90%以上的农民无力偿还债务。国内工业品市场进一步缩小。有意思的是,在1857年上半年,美国还再次降低了铁和纺织品的进口税,从而加剧了国内工业的困境。
  
   由于竞争力弱,法国的生产和贸易缩减情况也比英国更严重。铁路建设缩减三分之二以上,生铁价格不断跌落,至1864年跌去一半。丝纺织工业出口额减少7500万法郎,价格跌去30%-40%。小麦价格跌落一半,农民苦不堪言。德国也难以幸免。至1857年底,棉纺织工业产量即下降28%,生丝产量减少24%。到1858年,棉纺织品下降了42%,呢绒出口下降15%,亚麻布出口下降了82%。在产量减少的同时,价格直线下跌。生丝价格二年之内跌去25%。
  
   危机使工人饥寒交迫。1857年11月,曼彻斯特45000名工厂工人有1万多人失业,18000人半失业,此外还有成千上万家庭工业中的失业工人。同期,金属加工中心谢菲尔德工人的工资总额同比减少三分之二。从1847年到1857年,英国棉织品的出口从2330万英镑增加到3910万英镑,而国内消费量却从2150万英镑减少到1710万英镑。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1867年―1868年)
  
   由于英国技术和设备先进,竞争力强,有能力利用危机向外低价倾销,英国工业最先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到1858年下半年,英国出口额已经有了显著增长。考虑到危机的深度,在短短一年之后能克服世界市场的萧条而走出危机是很困难的。但是,印度和中国市场再次帮了英国的大忙。1858年中,印度士兵的起义被镇压,英国委派了第一任印度总督,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同期,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天津条约签订,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向英国商品打开。1857年至1859年间,英国棉纺织品的输出额从3900万英镑增至4800万英镑。在增长额中,印度占了将近90%。1860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几乎比输往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棉布总数多一倍。对中国、日本、爪哇等地的输出额也很大,超过对欧洲大陆输出额的60%。
  
   英国纺织工业的复苏使美国的棉花收入增长,从而促进了工业品需求的扩大。此外,1859年科罗拉多金矿和内布拉斯银矿发现,石油工业兴起,也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1859年,美国石油产量为8.4万加仑,1860年增加2100万加仑,1862年增至12800万加仑。于是,美国经济也由雨转阴,进而转晴。法国的萧条却持续了将近三年。冶金业的萧条一直持续到1862年。1860年,世界经济开始新一轮高涨。
  
   然而,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繁荣的脚步不得不调整。1860年欧洲需要的棉花有85%来自美国。战争爆发后,北方封锁南方的棉花外流,使输入欧洲的美棉降到1860年的3%-6%。结果欧洲棉纺织业停工待料,棉价涨达3.5倍。毛、亚麻和丝纺织业取而代之,成为输往亚洲、南美和非洲的主要产品。与此同时,机器制造和冶炼技术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钢铁价格,铁路建设掀起又一轮高潮,而且这一轮高潮的主要地区就在欧洲,十年内铁路长度扩大了一倍。俄国铁路建设速度最快,但与美国一样,也带动了英国的机车和铁轨出口。英国还在印度境内修了5000公里铁路,在澳大利亚修筑了1000公里铁路。这一切都使冶金工业、机器制造业得到大发展。
  
   除铁路以外,带动新繁荣的还有英国造船业的进展。这一时期各国都扩充军备,而以英国为最,英国花大力气用铁甲舰代替木制帆船,大量的新船厂应运而生,旧船厂也纷纷进行技术改造。陆军配备了新式来复枪和大炮。这一时期,机器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烤面包机,缝纫机,收割机,甚至火柴、卷烟、面粉生产都开始机械化。
  
   繁荣产生了新的投资泡沫。从1863年到1867年,英国出现了3500多家股份公司,名义总资本将近7亿英镑,但实收资本很少超过名义资本的20%。由于对50年代投机破灭的记忆深刻,法国的泡沫没有像英国那么大。但新的股份公司也大量出现,从1861年的108家增至1865年的269 家。德国由于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投机风也较弱。
  
   尽管有南北战争,但美国的投机和创业风却十分强劲。仅马萨诸塞州,从1863年到1866年就成立了529家股份公司,资本总额达9600万美元,而上一个繁荣期内的1854年到1857年只创办了96家公司,资本总额仅为600万。这一时期的石油公司发展最快,内战时期成立了1100家石油公司,股本总额高达6亿美元,其中实收股本9000万美元。铁路建设也再上新台阶,1861年铁路股票价格曾跌至41,到1864年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 118。
  
   但是,危机的阴影又一次逼近了。由于资本家对前景过于看好,投资不断扩大,导致投资品价格不断上升,与1861年相比,1867年单座炼铁炉的产量提高30%,但苏格兰生铁的价格却反而上涨了23%。而与此同时,却由于产出迅速增加,销售日益困难,消费品价格开始回落。
  
   事实上,早在1864年,英国铁路建设规模就缩减了40%,造船业也在1864年达到生产的最高峰并开始收缩。同时,由于大量进口印度棉花,英印贸易逆差在1864年高达3200万英镑,黄金外流严重,迫使英格兰银行提高贴现率。资金紧张,铁路投资收益下降,使一家信誉与英格兰银行相当的奥弗伦-格尼公司银行股票下跌。随后,该公司投资于其中的两家铁路公司破产,该银行公司也接着倒闭,并引发了全国银行系统的挤兑风潮。许多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股票下跌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六分之五。股票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天之内,市值损失高达13000万英镑。于是,实业扩张中的泡沫显现出来了。
  
   这是英国经济史上的第十一次危机。由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也可以说是第十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867年春,英国棉花纺织工业生产缩减20%-25%,丝织品输出减少23%。毛纺织业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的重工业。1867年铁路建设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苏格兰地区137座炼铁炉大半停止生产。造船业从1865年到1867年下降达40%。不巧的是,欧洲粮食连年歉收,1867年到1868年期间的小麦平均价格比1864年到1865年高50%-60%,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工业品市场需求。
  
   英国的危机于1867年蔓延至法国。1867年法国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法郎。棉花消费量下降25%,停止运转的纱锭占总数的五分之一。棉纺织品的价格下降给毛纺织业和亚麻纺织业以致命打击。由于军事订货的增加,重工业的危机稍轻。但铁路建设规模也缩减了一半,1867年通车铁路总长度 1198公里,而1868年仅为613公里。
  
   危机对德国的影响主要限于纺织工业,纺织品出口大幅度下降。毛纺织品从1865年到1867年下降52%。亚麻织品从1867年到1871年下降一半。棉纺织品情况较好,到1869年内才减少19%,但此期间价格也在不断下跌。重工业得益于军事订货,以及为调动军队而赶修铁路,生产下降历时较短,幅度较小。战争的另一个正效应是生铁进口量下降,使铁路订货主要被国内冶金工业吸收。
  
   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内战一结束,物价就迅速下跌。但这主要是由于战争期间的通货膨胀。1866年到1867年,生铁、煤和铁轨的产量就都创造了新记录。原先生产武器的工厂转而生产机车、农业机器和其他新式机械,也增加了对金属的需求。英国危机降临后,英制品以更大规模涌入美国,打断了美国的战后繁荣。1865年上半年,输入美国的英国棉纺织品为2400万码,下半年就激增至9800万码。受害最深的是美国造船业。从1864年到1869年,造船业生产下降了34%。然而,美国造船业的危机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危机。事实上,由于英国造船业的强大竞争力,美国造船业一直到19世纪末才重新达到或超过1864年至1865年的水平。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1873年―1879年)
  
   由于美国幅员辽阔,铁路建设的潜力很大,南北战争结束又扩大了南部对北部工业品的需求,也加快了西进的步伐,铺设新线仍然有诱人的利润前景,故美国铁路建设率先走出低谷。1865年至1875年,全世界铁路线从14.6万公里增加到29.6万公里,其中美国占一半以上。从1865年到1873 年,美国铁路投资约20亿美元,其中在英国筹集的资金约占一半。如此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给英国重工业提供了强劲的需求,使英国经济走出危机。
  
  1871年德国战败法国,实现全德统一,并获得法国纺织工业发达的阿尔萨斯和煤铁资源丰富的洛林,以及50亿金法郎的赔款,德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为赶超英国,德国政府大量投资重工业,并努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德国工业实力迅速增强。1873年,煤炭产量达2726万吨,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英两国。鲁尔区成为德国的钢铁工业、制造业和军火工业的集中之地,钢铁工业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但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较慢, 1871年时仍只及英国30年代的水平。
  
  德国的兴旺是法国的衰落,大量赔款使法国税收沉重,债台高筑,经济发展缓慢,只在1873年危机前夕才出现一些繁荣景象。
  
  在美、德两国繁荣的带动下,英国经济也摆脱了上一轮危机的阴影。从1868年至1873年,英国钢铁出口值增加一倍多,从1760万英镑增加到 3770万英镑,煤出口值从540万英镑增加到1320万英镑,但纺织品增加较慢,从7970万英镑增加到9420万英镑。但英国国内市场扩展缓慢,英国工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1970年,英国的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铁占50%,钢产量所占比例更高,英国的棉花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但是,美、德两国的经济高涨免不了投机泡沫,特别是美国,是在英国资本的刺激下膨胀起来的。投资和生产猛烈扩大,市场需求远远跟不上增长,结果便是投机破灭,经济萧条。
  
  1872年,由于建设成本高涨,预期收益下降,美国的铁路线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机车及铁轨订货开始减少。于是,铁路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从下跌转为暴跌的,是开始于1873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股市暴跌,24小时内股票贬值达几亿盾。维也纳交易所危机引发了第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金融市场的一片恐慌,铁路股票纷纷下挫。1873年9月,美国最殷实银行之一的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因铁路投机破产,纽约股市狂泻,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交易公司相继倒闭,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门10天。此后,美国铁路线增长率连续四年下降,生铁产量由260万吨降至190万吨,船舶下降 60%,机车下降70%。进口从1872年开始下降,连续四年,降幅达36%,其中铁和纺织品的进口分别减少了82%和45%-55%。只有钢产量保持增长,并于1875年大幅增长。
  
  德国遭到重创。特别是重工业,迅猛发展后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生铁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危机爆发前的最高产量为224万吨,1876年降至185万吨,一直到70年代末,产量才达到并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克虏伯等大工厂解雇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工人。直到1879年和1880年,车床的开工率还只有 30%。轻纺工业发展缓慢,危机也就比较轻。1875年棉花消费下降了10%。农业却遭受沉重打击。随着水陆运输的畅通,美国、东欧和印度的粮食大量输入,粮价大幅下跌。
  
  法国经济繁荣程度不高,受打击却不轻。1873年法国的棉织业产量减少40%,煤、铁的产量都大幅减少,而且萧条持续了很长时间。
  
  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萧条当然直接影响到英国。生铁产量,1872年为685万吨,1873年降为667万吨,1874年降至609万吨;生铁出口量的降幅更大,1872年为396万吨,1873年为347万吨,1874年又减至296万吨,1876年更降至259万吨。与此同时,铁路和造船业、机器制造业都下降了。
  
  然而与美、德经济的下降幅度相比,英国还比较缓和。理由有如下几点:一,投机活动没有在英国国内市场上形成高潮;二,棉纺织业虽然价跌,但量还有所增长。这次危机主要是重工业危机,轻纺工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各国皆然。英国纺织工业竞争力强,受影响更小一些。三,由于固定资本投资周期延长,投资并未同步同幅下降。1873年至1878年间,纱绽总数仍在继续增加,炼铁炉数量也有所增加。铸钢和煤炭业投资也在继续。
  
  但是,危机期间的投资扩张只能意味着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从而意味着更大规模危机的来临。1878年10月,负债1200万英镑的格拉斯哥银行倒闭,继之,负债500万英镑的西英格兰和南威尔士银行宣告破产。于是,英国经济落入了更深的萧条。1879年,英国铸钢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实际产量只有100万吨。每吨苏格兰生铁的价格从1872年的102先令降至47先令。纺织工业也在劫难逃。1878年秋,兰开夏20%的纱绽和织机停工,60% 只能部分开工。
  
  和以往一样,危机都促成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加速先进技术的开发和采用,提高生产集中或垄断程度。只是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物价下跌幅度大,走向垄断的过程更加自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形式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1882年―1883年)
  
  1878年到1879年的英国经济危机并没有以往一样波及到美国和德国。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大英帝国开始走向衰落,而美国、德国则日益强盛。
  
  为什么出现这一转折呢?1873年美、德陷入危机后,两国政府都大大提高了贸易保护水平。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关税即已达47%。战争结束后,主张贸易保护的北方工业集团取得胜利,而主张自由贸易的南方农业集团失败,美国关税进一步提高。187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继续实施高关税政策,特别是加强了对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的保护。与此同时,垄断组织广泛出现,成为非国家的贸易保护力量。在高关税和其他措施的保护下,美国强劲的国内需求成为重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动力,主要工业部门的竞争力迅速提高。到1878年英国危机加深时,英国制品对美国倾销能力已经大大削弱了。
  
  1873年危机也使德国决定性地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的残余。由于外国农产品的倾销使容克地主的收入下降,地主和工业资本家第一次在提高关税上达成一致意见。德国钢铁工业家为抵制英国钢铁制品进入,联合各行业企业主,成立德国工业家中央联合会,要求提高关税。俾斯麦也积极推动,他希望用高关税来增加税收,增强帝国财政和军事力量。这样,高关税就成为德国上下一致的利益所在。
  
  美、德两国先后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成为世界潮流,除英国外,其他各国都纷纷转向。此后,美、德等各国竞争力不断增强,其国内市场越来越多地为本国工业所占领,英国的国际市场份额明显缩小,甚至英国的国内市场都开始受到美、德商品的入侵。这是一股决定英国走向衰落的历史大潮。从根本上说,这股潮流得以形成,是因为英国的国际统治经验还不够丰富,没有将它的世界经济优势转变成世界政治优势,没有花大力气在各国国内扶植自由贸易派,打击贸易保护派,从而无法决定或至少影响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国内政治。一百多年以后,美国就比较善于将经济优势转变成政治优势了。历史是相信强权的,只有在政治上统治了各国,经济上的优势才能有保障。
  
  贸易保护主义另一个后果是,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下降了。一个国家陷入危机时,另一个国家可能还在继续高涨。而一个国家已经开始复苏时,另一个国家却可能深陷萧条。在程度上也有了新的特点。以往,受危机影响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投机。英国竞争力强,可以转嫁危机,受危机影响较浅,其他国家则常常比英国更严重。金融投机强的,受危机影响深。此后,贸易保护程度对危机程度也有了日益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美国经济活动总量据世界首位,美国的经济周期对其他各国的影响更大一些,换句话说,从1873年危机以后,美国危机的起迄通常主导着世界经济的萧条与繁荣。
  
  除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外,带动美国走出1873年的危机的,是铁路建设的又一个高潮。危机挤破了泡沫,降低了建设费用,提高了技术水平,这样,向辽阔的中西部和远西部进军的铁路又可以重新开工了。从1879年到1883年,美国共建成铁路近5.3万公里,约占同期世界铁路建筑量的50%,重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则增加了一倍,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与英国并驾齐驱。但是,美国钢铁工业仍不能满足铁路建设的需求,仍然需要大量进口英国钢铁,甚至开始进口一部分德国钢铁。于是,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经济走向繁荣的龙头。
  
  1882年,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引发世界经济史上的第十三次经济危机。这期间美国建造了两倍于实际需要的铁路。平行铁路恶性竞争,竞相削减运费,使铁路经营入不敷出,银行及投资者纷纷抛售铁路股票和债券。1883年伦敦市场上美国的铁路股票价格跌至面值以下。铁路投资骤然萎缩。1882年至 1883年,机车产量由2282台下降至800台,即下降65%。煤炭产量下降7.5%,生铁产量下降12.5%,棉花消费量减少15.4%,甚至一直增长的钢产量也下降了10.7%,出口减少13.4%,进口减少22%。从1882年到1886年,批发物价指数下降24.1%。萧条持续了四年之久。萧条期间,美国的托拉斯大规模发展,遍及铁路、石油、食糖、肉类加工、煤、酒等产业,市场价格逐渐止跌回稳。这一方面促使公众反托拉斯运动的形成,另一方面却减轻了危机的深度,并为工人罢工取得胜利提供了经济空间。
  
  英国经济早在1882年就开始下降,美国铁路退潮后,危机加深了。危机期间,钢产量第一次下降,达15.9%,棉花消费量缩减了19.7%,造船业下降最严重,达62.8%。1882年失业率为2.3%,1884年增至8.1%,1886年更达10.2%。
  
  法国的严重程度仅次于美国。1882年,联合总银行,里昂和罗尔银行倒闭,震惊全国。同年企业倒闭达7000多起。从1884年到1886年,破产企业数和失业人数都进一步增长。从1882年到1885年,进出口连续几年下降,出口共下降13.6%,进口共下降15.2%。煤、铁的产量,棉花的消费量都大幅度下降了。
  
  德国的情况稍好。由于贸易保护和国内工业卡特尔化,德国工业的竞争没有出现大规模投机浪潮,受外国廉价商品的倾销影响小。只有对美国出口的钢铁和机器下降幅度较大。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1890年-1893年)
  
   1886年以后,铁路建设再一次高涨。从1885年到1892年,全世界修筑的铁路线达19万公里,是上次高潮的近一倍。其中美国就修筑铁路 7.5万公里,比上次高潮多一半。这一时期还开始了电气革命,电灯、电话、电车、电动机等不断问世,形成一个又一个新产业。但这一轮产业革命的领导者已经不再是英国,而是美国。
  
   在铁路建设和电气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兴建了大批煤井、铸钢厂、炼铁炉,仅新建成的煤矿生产能力即达6000-7000万吨。1892年,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向全国400多家电车公司供应设备。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移民入境和新土地开拓,使美国的国内市场猛烈扩大。在欧洲,德国工业建设规模跃居第一位,钢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新增采煤能力1800-2000万吨。英国也在发展,铸钢工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半倍,采煤能力也继续增长。法国仍然是以轻纺织工业发展为主,从1882年到1892年,纺织工业设备的增长速度仍比采掘、冶金工业中的快,与美国和德国的情形恰成对照。总的来看,法国的发展远远地落在德国后面。
  
   但是,德国也最先爆发危机。1890年3月,德国股票市场暴跌,此后股价连续下降两年多。从1890年到1891年,破产事件约1.5万起,铁路建筑规模缩减了60%。适逢农业歉收,危机更加严重。
  
   美国的危机比较曲折,但却更为严重和漫长。1890年,美国即发生金融危机。1891年上半年,生铁、钢、铁轨和机车,以及轻工业的生产都下降了,但下半年又迅速好转。1890年再次陷入危机。从1893年1月到8月,工业股票平均市价下跌近一半。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各类破产事件超过1.5万起。1894年,94条铁路被拍卖,资本总额达11亿美元。在危机中,钢产量下降了18%,生铁产量减少了,铁轨和机车产量分别下降了47%和70%。金属和金属制品价格指数下降44%,纺织品价格指数下降了26%。萧条一直到1895年,美国经济才进入复苏阶段。
  
   英国的危机也始于1890年,采煤量下降11%,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19%和18%,船舶吨位减少32%,出口缩减18%,进口减少8%。
  
   1890年开始,危机也降临到法国各工业部门。但在采矿冶金部门,直到1893年才明显表现出危机。危机期间,铁轨和船舶生产分别下降34%和37%,棉花消费量减少23%,出口下降了18%。
  
   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法国终于加入了贸易保护主义潮流。1892年法国制定了《梅利奈税则》,大大提高了进口工业品关税率。物极必反,法国在吃尽了自由贸易的苦头后,所实施的保护政策是全欧洲最严厉的。


  第十五次世界经济危机(1900年-1903年)
  
   德国经济于1893年开始复苏,美国1895年,英国比美国还晚一些。这一轮高涨是钢带动的。短短几年间,世界的煤产量增加65%,生铁产量增加70%,而钢产量增加将近两倍。大部分铁都被炼成了钢。美国1890年的钢产量为1427.7万吨,1900年达到1018.8万吨。由于提炼技术不断进步,钢轨的价格从1873年的每吨120美元,降到1898年的17美元。而美国最大的卡内基钢铁公司还依然利润丰厚,每年达2000万美元之巨。钢材价格的不断下降,使一切钢制品,如机器、工具、铁轨、桥梁、机车、轮船等的需求都迅速扩张,从而带动了新一轮经济繁荣。
  
   但是,危机还是不邀而至了,这次危机是从俄罗斯开始的。1892年至1893年起,俄国出现其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可观的一次高涨。从1890年到1900年,俄国铺设了22600公里的铁路。顿巴斯的煤、巴库的石油、南方的冶金业都有长足的进展。到90年代末,俄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已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四位,铁路线的长度仅次于美国。但是,俄国的发展主要是靠外国资本和进口机器、铁轨进行的。1890年,外国资本在全部股份资本中约占25%,到 1900年则占40%以上。主要投资者依次为法国、比利时、德国。外国投资者看中的是俄国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当他们在本国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出路时,就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因此,这一轮高涨既是俄罗斯大规模开发的开始,也是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殖民地化。迅速而持续的扩张自然引来狂热投机,滥设企业,虚估前景,股票和债券高溢价发行。结果,1899年夏天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俄罗斯,随之工业生产陷入危机。
  
   在俄罗斯有大量投资并向俄罗斯大量出口的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美国的危机发生得较晚,比较曲折,但程度却最严重。 1900年生产已经开始下降,市场信心开始失稳,1901年5月,纽约股市暴跌。但很快又上涨。1901年和1902年,美国的固定资本投资还在继续,生铁、钢和煤的产量都有所增长,直到1903年,美国才爆发全面危机,并转入萧条。危机期间,美国的生铁产量下降8.4%,钢产量下降7.3%。1904年铁路修筑量比1902年减少36.4%,机车产量缩减33.2%。1904年失业率高达10.1%,工资降低10%-20%。在失业增长和名义工资降低的情况下,房租等生活费用却反而出现上涨。这是垄断组织哄抬物价的结果。最终,工人的购买力进一步缩小,危机也就更加延长了。
  
   这场危机戏剧性地展示了英国和德国的竞争地位的消长。由于德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先进程度、生产集中程度都高于英国,而且采取鼓励输出、限制输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德国钢铁大量出口英国,并占领英国的海外市场。1900年到1902年,德国黑色金属的净出口增长3.5倍,从1900年的净出口 71.5万吨,增长到1902年的320.9万吨。与此同时,英国黑色金融进口额在1900年到1904年期间增加了62%。这就使德国能够尽早摆脱危机,而英国的危机则被延长了。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崛起,面对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动摇了。英国内阁以张伯伦为首的集团开始主张恢复保护关税,取消自由贸易,代之以"帝国国内特惠关税"。这一主张得到了重工业的大资本家们的拥护。但是,由于英国鼓吹自由贸易日久,以欺人始,以自欺终,这一有利于英国长远利益的主张并未成为新政策。
  
   日本在1900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世界经济危机(1907年-1908年)
  
   1905年,美国最后一个摆脱危机并迅速转入高涨。这一次高涨不仅时间短,而且强度弱,但投机程度却很高。这一时期,一些新兴工业崛起,如电力、汽车、化学等。从1902年到1907年,美国的发电量从48亿度增至106亿度,增长了1倍多。1900年至1907年间,世界汽车产量由7000 辆增至8.4万辆。在德国,化学工业的从业人数从1900年的15.3万人增至20.8万人。法国的汽车工业格外引人注目,1907年,法国已经生产了 5.5万辆汽车,超过美国的4.4万辆。但是,带动这一轮高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铁路和重工业建设。1905年至1907年,美国建成了25000公里铁路,使用了860万吨钢轨,生产了2万台蒸汽机车和69万节车厢。
  
   有这许多新兴工业的崛起,这一轮高涨本来可以指望持续时期比较长。但是,创业投机猖獗,使这一轮高涨暴起暴落。在美国,这一时期大量个人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从中牟取暴利。大量欧洲资本通过提供短期信贷来资助创业投机,1906年,吸金融投机吸引到美国的资本总额达5亿美元,美国信贷机构投入的资金约为3亿美元。这段时期,英国新设企业2.24万家,德国新设企业的资本额达15.54亿马克。美国和德国的投机活动最为强烈,而英法的资金则被卷入其中。在英国和法国,70%-75%的有价证券是外国债券。因此,美国与德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这一轮高涨的新建生产能力大部分都是在 1906年到1907年建成投产的,由此带动原材料价格的飞涨。1907年铁的最低价比1901到1905年间的最低价上涨了39.2%,铜价上涨了一倍,铅价上涨了92%。
  
   如此高的价格是很难被有限的需求接受的,于是泡沫破灭的时机又成熟了。1907年到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300个,负债达 3.56亿美元,大多数银行则停止支付现金。30多家铁路公司倒闭,他们拥有股票和债券6.1亿美元,铁路长度1.3万公里。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在美国,这次危机引起的生产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以月度数字计算,钢产量下降近60%,生铁38%,机车69%,货车车厢75%,新建铁路量46%。1908年,新建筑合同减少23%,钢托拉斯所属企业一半以上停工。失业人数超过以往各次。
  
   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英国首当其冲,危机深度仅次于美国。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减少20%,生铁产量下降11%,钢产量下降19%,新建船舶吨位减少48%,棉花消费量下降14%。从1906年到1909年,生铁价格下跌25%。
  
   危机在德国也十分严重。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缩减20%以上,钢产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吨位减少三分之一,建设业损失最惨重,业务量缩减36%,与此相应,水泥等建材工业产量下降近一半。轻工业损失也不小。棉纱和棉布的出口减少18%,棉布价格下跌2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黑色金属消费量缩减,但由于该行业垄断程度高,黑色金属的价格竟提高了14%。
  
   1907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6.5%。其中丝纺工业危机最严重,丝织品出口减少了24%。危机不但使工人生活恶化,甚至教师与国家公务人员的生活都受影响,工会活动活跃起来。1909年,巴黎邮电职工大罢工,一时电讯中断。
  
  这次危机以后,德国工业实力已经明显超过英国。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的总和还多,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电气、化学等工业成为德国的骄傲。造船工业在1896年以前还不具规模,1899年至1913年间,每年平均造船30.5万吨。到1913年,德国轮船总吨位达到510万吨。德国海军实力已经接近英国。虽然如此,英国还拥有重大优势:庞大的殖民地,巨大的商船队,数额巨大的资本输出。德国认为,其实力与海外殖民地规模很不相称,而殖民地的重要性在经济危机时期更显重要。于是,从经济战争转向军事战争的时机渐渐成熟了。
  1909年起,美国、法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进入高涨阶段,德国到1912年才走向高涨,英国则更晚。然而,这一轮经济高涨的主要动力却是军备竞赛。1913年,新一轮经济危机已初露端倪。但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转入战时计划经济,危机遂告消失。

十七次经济危机(1929-1933)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
1920-1921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其中尤以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引人瞩目。美国的经济高涨虽然在1924年和1927年被局部的中间性危机中断过,但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比1920年提高了53%,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了3.8%,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有所增长。这一时期,共和党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对垄断资本家十分有利,工商企业的税负很轻,对垄断组织的发展不加限制,反托拉斯法实际上已不执行。这些政策,刺激了技术发明和新兴工业的发展。20年代是美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时期,191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已达150多万辆,到1929年猛增到将近540万辆,平均每六人就有一辆汽车,汽车制造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也推动了钢铁、橡胶、石油和玻璃等行业的发展,当时的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达到5700万吨和4300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如电气业、建筑业、化学工业和公用事业等部门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家用电气产品总值在1921年还只有1060万美元,到1929年已增至4.16亿美元。在战争期间,民用建筑几乎停止,住房十分紧张,房租高昂;战后大兴土木,每年建筑费用均超过70亿美元,1926年的建筑费用甚至高达110亿美元。从1919至1929年,汽油产量也从8600万桶激增至4.39亿桶。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38%提高到1929年的48.5%,其国民收入也由1921年的594亿美元增为1929年的878亿美元。1929年,美国拥有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额90亿美元的一半以上。
生产的高涨刺激了其信用的膨胀。从1923-1929年,美国有价证券的发行额达490亿美元,仅在1928和1929年间,就发行有价证券180亿美元。证券交易所疯狂的、规模空前的投资使证券价格不断上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平均价格1923年初不过98美元,1929年初涨到306美元,1929年9月达到了最高峰,涨到365美元。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1900-1934年的市场表现
当时购买证券只需要支付10%的保证金,参与证券投机的人都靠借款来购买大量的证券,2�3的证券交易是靠银行贷款进行的。证券市场投机犹如一股潮流,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报纸上的议论资料。证券的投机狂热助长了繁荣的幻景。
在投机活动上,堪与证券市场等量齐观的还有狂热的房地产投机活动。在这种活动的刺激下,房屋的建造量不断增加,这对於钢铁、木材、采矿等基本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这狂热的年代里,舆论大肆宣扬『永久繁荣』和『美国例外论』,似乎美国已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之外,再也不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了。就连美国总统胡佛在其1929年4月的就职演说中,也高唱要消灭贫困。
工业的『合理化』运动和汽车、奢侈品等新工业的扩张,还使得整个『繁荣』时期中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趋势加强,中小企业和独立的小生产者、小商人普遍遭到被淘汰和被兼并的命运。在1927年,美国全国公司中的千分之二的公司占有全国公司总收益的近70%,其馀99.8%的公司只分得剩下的一部分利润。
由此可见,美国以至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犹如被吹得过大的气球,随时有一触即爆的危险。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终於爆发了。危机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爆发。美国工业生产在1929年6月达到最高峰,10月间工业生产指数开始迅速下降,市面也逐渐衰落下去。10月20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破产,特别是23日、28日和29日连续发生大破产,有价证券的行市狂跌不已。在惊恐不定的几天内,第一流有价证券的行市竟下跌了40-60%。不少证券持有人迅即破产,茅盾在其小说《子夜》中所描述的资本家跳楼自杀的事情在美国频频发生。
证券交易所破产的浪涛波及到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交易所也相继破产。1929年秋季证券交易所的破产是其生产过剩危机加深的信号。此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持续下降,商业继续萎缩,失业不断增加。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才开始从危机转为萧条。
1929-193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国际贸易额的实际贸易量也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仅生产下降的幅度惊人,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机中,生产下降的延续时间不过几个月,而这次却是几十个月。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危机的极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次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一战』前的各次危机通常使生产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况极少。而
1929-1933年的危机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国退到1905-1906年,德国退到1896年,英国退到1897年。这次危机不仅限於生产和商业范围,而且也扩展到银行信用系统,以及外汇和债务等领域。生产过剩危机中商品价格下跌,使工业资本家、手工业者、农民等债务人难以支持,从而使许多公司和企业主遭到破产。美国、德国和法国有几万个股份公司因此倒闭。不仅资本家破产,而且实际上某些资产阶级国家也破产了。
1931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震动了世界各国。英联邦以及许多同英镑联系的欧洲国家的金本位制都跟著垮台了。1933年3月间,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崩溃的浪潮袭击了美国。美国银行倒闭之风更加剧烈。到1933年,美国银行共倒闭11730家,企业倒闭252000家。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就职之日,不得不宣布银行『休假』,随即关闭纽约金融中心,并放弃了金本位制。
1929-1933年的危机是空前深刻和空前剧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主张『放任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失灵。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单靠本身内在的力量已经不容易从危机中爬出来了。於是,鼓吹通过加强『国家乾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企图利用加强『国家乾预』经济的人为措施来克服危机,消除失业和防止革命。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年-1958年)

二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地图。战争期间,美国非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其生产能力反 而有了巨大增长。从1939 年到1942年,美国工业生产即增加近一倍,1945年又比1940年增加116%。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54.6%, 出口贸易占23.9%,还集中了世界3/4的黄金。不仅如此,美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明显。1950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3倍,西德的 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6倍,为日本的30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国、西德高3-4倍,是法国的7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 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 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为达此目的,美国对盟国援助只用于救急,不是帮助盟国重建生产体系;援助都附有"排 除国际商业中的一切歧视待遇的协议",并且在货币和贸易体系计划中,美国不让各国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最重要的是,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 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 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商业野心并没能实现。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 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 阵营,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 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1美元兑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 出口。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此外,美国以盟国的保护伞自居,军费长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国产品的 出口成本。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国采取了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 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却仍不足以平衡来自美国的进口,美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大额顺差,世界经济进入良 性循环。

这一时期的经济周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其一是,危机期间物价上涨,即所谓"滞胀"。形成滞胀的原因很多。从微观机制上看,二战以后,工会力量普遍增强,形 成所谓名义工资的增长刚性,而雇主对付工资增长的办法便是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工资与物价螺旋上涨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石油涨价也可归于这一 大趋势,但情况更复杂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由于石油生产国相互竞争,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而相应的工业品却不断涨价。石油生产国之间加强 团结后,就相当于工人加强了团结,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导致物价上涨。从宏观上看,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各发达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用财 政和货币手段扩大需求,需求拉动型的涨价成为通货膨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贬值成为国际竞争的战 略工具,从而使通货膨胀带有主动的战略意义。因此,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是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长期现象,只是程度有别而已。但是,与二战前相同的 是,国内国际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过多投资追逐过狭市场的矛盾并未解决,因此世界经济危机还是会不断降临,只是危机更多地表现为 企业破产、开工率下降、投资下降、库存增加,而较少地表现为价格下降。

另一个新特点是危机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机,其严重程度也相差较大。其原因在 于,各国经济竞争力距离较大,各国干预经济的程度增强,因此各国经济的独立性也有所增强。例如,从1950年到1966年,美国发生过1953年到 1954年危机,1957年到1958年危机,1960年到1961年危机,而此期间西德经济却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危机,只是每次美国危机时西德的经济增 长率都有所下降。1966年到1967年,西德经济发生危机,但美国此时却正经历着二战后的一次长期繁荣。但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各国竞争力 差距再度接近,各国间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危机的同步性又显著增强。继 1973年到1975年的严重世界经济危机后,西方各国都经历了一段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接着就是1979到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失业率都上 升到空前水平,然后是1990年到1991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无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后,美国经济表现异常,在欧洲和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前提 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胀高增长的所谓"新经济",其实是巨大的泡沫经济,似乎各国危机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紧接着就是自2000年3月开始的更加严重的世 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带动欧洲、日本经济进一步衰落。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在二战结束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国际经济良性循环阶段发生的。问题在于,良性循环中各方的收益却并不平衡。日本 和西德工资低,货币定值低,随着投资不断扩大,其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而英国和美国则相对衰落,经济增长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国 存在经常性的贸易逆差,英镑危机频繁;美国的贸易顺差也不断缩小,至1958年时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大量黄金外流。

危机以前,各发达国家都出现投资高涨,其中以日、德为最。从1955 年到1957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也超过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工资和汇率较高,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投资最 容易出现过剩。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 上(这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西德发展最迅速的部门),1958年第三季度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5.6%,失业率上升到7.5%,是危机前的一倍。与战前危 机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并未导致物价下跌,相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4.2%,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2%。因此,危机并没有增强美国的出 口竞争力,相反,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削弱。1958年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14.3%,贸易顺差从1957年的65.1亿美元减少到35.7亿美元。与此同 时,美国资本输出和海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逆差。这样,美国的危机持续时间延长了。

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度和持续时 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13 个月,工业生产下降10.4%,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4%。英国(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强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 降3.7%。而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4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1.4%。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 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相反,西德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美国仍然用财政和货币两手对付危机。财政方面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筑支出(36.5 亿美元),增加军费(58亿美元),从而使1958年1959年国债总额增加142亿美元。在滞胀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的 难度加大。提高利率,则通货膨胀可以控制,但危机会加深;反之,则通货膨胀会加剧。无论如何,美国于1959年2月工业生产指数超过危机前最高点,进入周 期性高涨阶段。但高涨仅持续一年,又落入1960年-1961年危机中。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年危机的余震,也是美国国际竞争力进一步 下降的体现。危机期间钢铁产量下降48.2%,汽车产量下降43.3%,建筑业下降33.6%。失业率最高上升到7.1%,全失业人数达500多万,半失 业人数400多万,在业工人的工资也有较大下降。危机期间,还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危机随后即影响了英国、西德、日本等各国,但除英国外,程度都比 较轻,因此这次危机没有被认为是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到1975年)

从1961 年到1969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8年的繁荣期。危机使美国工业的工资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大力推 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带动军费支出猛增,国内需求不断膨胀,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 投资的60%-7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高达3.4%。这一繁荣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61年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增长迅速,物价比较稳定。 此后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至1966年下半年即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就国际经济而言,1965年上半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1966年至1967年 西德爆发经济危机,增加了美国进出口的压力。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场危机的到来。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604.5亿美元,再 加上信贷扩张,为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同时,美国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到1968年时已不到10亿美元,国际收支则连年巨额逆差。1969年 至1970年,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终于开始新一轮危机。危机从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止,工业生产下 降8.1%,其中设备和耐用品制造业面临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竞争,降幅最大,分别达17.4%和15.6%。失业率上升为6.1%,而且带有长期性和结构 性,1972年经济进入新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此次危机还伴随着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仍。1970 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但是,这次危机对西德和日本的影响仍然较小,虽然德、日两国生产亦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它们的 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由于德、日两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加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美元贬值、减税、扩大政府支出、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的危机亦得以摆 脱,从1972年起,美国工业生产又进入周期性高涨。

这次高涨持续了23 个月。由于美元贬值,美、日、德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化。为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除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外,各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向海外迁移,世界市场需求进 一步萎缩。因此,全球范围的生产过剩加速到来。终于,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售价从每桶2.48美元上涨至11.65美元。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在美国,危机从1973 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N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固定资本投资共缩减 23.6%,企业的设备投资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业和银行倒闭均创下战后的空前纪录。失业率高达9.1%,失业人数达825万。道・琼斯 指数从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达41.9%。而与危机相伴的,则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74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 上涨11%。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1975年春或夏走出危机。

日本受危机的打击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石油价格暴涨后,不但国内需求萎 缩,而且国际收支出现困难。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0.6%,超过其他主要工业国。纺织、造船、汽车、钢铁、建筑等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均大幅下降。 1974年,日本企业倒闭数创战后最高记录,达11738家,倒闭企业的负债总额比1973年高88%。1975年倒闭企业超过1.3万家,刷新了记录。 这一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这一轮倒闭风潮中倒下,如阪本纺织公司,东京钟表公司,"兴人"公司等。其中仅"兴人"公司一家即负债2100亿日元。官方公布的 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12万,也创战后最高记录。

英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1%,其中粗钢产量跌到12年来的最低水平,小汽车产量下降了 12%。大批企业倒闭,565的企业开工不足。危机中最高失业月份的失业人数达125万。企业纯利率从1973年的7.8%下降到1974年的4.9%和 1975年的3.6%。英国股市崩溃,1974年12月股价比1972年8月的最高点跌落了 76.2%。由于英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危机期间贸易逆差上升到123亿美元,比1973年增加了115%。在生产下降的同时,1974年消费者物价上 涨率却高达15.9%,1975年又增加到24.3%。批发物价指数更高,1974年达48.9%。

西德的工业生产下降10.9%,首次达到两位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6%,失业人数增至119.4万,失业率从1972年的1.1%迅速上升到1975年的4.7%。但总的来看,西德受影响的程度比美、日、英等国轻。

为摆脱危机,美国的对策是赤字财政。1975 年财政赤字高达532亿美元,是二战后赤字最高年份1968年(当时正值越战高峰)的两倍多,而且此后财政赤字基本上是有增无减。西德三级政府的财政赤字 从27.8亿马克增至585.5亿马克,而1966年到1967年危机时财政赤字最多仅为70亿马克。英国着重控制通货膨胀,通胀率从1976年的 16.5%下降到1978年的8.3%,而代价则是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直到1978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

日本的应对措施看来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加强技 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数量扩大的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1965 年占57.5%,1971年为49%,1975年下降为24.3%,1978年更降为15.3%。经过技术改造,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费 下降27.8%,金融费节约27%,库存费用节省8.9%,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减费用9.5%,其他费用23.9%。以钢铁工业为例,连铸比从1973年 的21.2%提高到1980年的60.7%。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35-0.4之间,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为0.76。这样,日本既 有效地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顺利渡过1980年-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年-1982年)

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美国经济从1977年1月到 1980年1月为高涨阶段,但37个月时间里工业生产仅增长15.4%,折合年均约4.8%,比以往各次高涨都低。英国则直到1978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最 高点。连德国、日本经济都落入滞胀,无法自拔。

然而,旧账未清,新账又至。1979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业国再次陷入危机,而且危机程度超过上一次。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 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77美元涨到37.29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 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公司纳税后利润在1982年仅为556亿美元,比1979年下降43%。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年的水平。失业人口 从1979年611万增至1200万,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危机期间,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 13.4%。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国于1979年7月陷入危机,于1981年5月达到最低点。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为12.1%,刷新上一次危机的记录。其中纺织、冶金、和建筑业下降最 大,1981年第二季度与197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9.3%,29%和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开发,1980年英国工业生产还要下降 8.2%,GDP还要下降3%。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1980年8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万大关,仅次于30年代的大萧条。和美 国同样的是,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1979年、1980年、1981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3%,18%,11.9%,只是由于撒切尔政府采取 以抑制通货膨胀优先的政策,1982年通货膨胀率才降到8。6%。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衰退,1979年,1980年,1981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 8%,-2。4%,-2。4%。

由于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工资成本提高迅速,国际竞争力下降较快,西德的危机更严重。从1980年3月到1982年12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 34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11.7%,固定资本投资下降25.4%,失业率从3.7%上升至8.6%,失业人数从 81.8万猛增到203.2万,同时,则是物价年平均上涨率高达35%。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亿、761亿和700亿马克, 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年时逆差高达286亿马克。

日本受危机的影响最轻。危机持续时间最短,没有出现连续6个月的生产下降,而且生产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计算,1980年,1981年, 1982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5%,3.4%,3.4%;工矿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7%,0.95%,0.35%。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比其他 国家小。只所以如此,是由于日本企业将上一次危机变成了技术更新的强大动力,重新赢得了国际竞争优势。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后,日本节能型的家电、汽车 涌向世界各国,国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二战后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年到1991年)

在1980年-1982年的危机中,面对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困境,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分别在美英两国发动了一场反凯恩斯主义革命,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 首要目标,而置失业和生产下降于一旁,结果危机迁延反复,变得更加深重。里根政府的对策是借失业削减福利,削减工人工资,强硬打击罢工,同时削减税收,给 企业以各种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投资,更为重要的是,里根政府在理论上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同时,实践上大规模增加军费,增加国内需求。这两手相配合,终于使美 国经济于1982年底摆脱危机,进入自70年代以来少有的持续高涨阶段。1983年到1989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年均达3.2%。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 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失业率降到5.3%,通货膨胀率降到3.5%-4.0%之间。

这在七十年代末期的美国经济学界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在里根政府的经济反革命政策作用下,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降至 低于西欧主要工业国的水平,使得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际竞争力。1985年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又严重地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里根赶上了 石油和初级产品降价的好时代。石油价格在1986年3月一度降到12美元每桶。考虑到七十年代以来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这一价格已经接近第一次石油危机前 的水平。与涨价相反,降价扩大了市场需求,并且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但是,仅有这两条还不足以维持长达8年的繁荣。里根8年任期内,累计财政赤字达 13382亿美元,平均每年达1672亿美元,是70年代财政赤字水平的近4倍。在此期间,不仅政府债台高筑,个人通过分期付款和信用卡贷款方式积累的债 务也急剧增长,而且股票价格在1980年到1989年间上涨了181%,推动了个人需求的增长。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却是一波三折。先是从1983年到1985年强劲扩张,国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全世界惊呼日本的经济侵略。接着是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 压力下被迫使日元升值,从1985年2月到1986年8月间,日元竟升值69%,到1988年又上升28%,这就使日本进口大增,出口停滞,国际竞争力被 严重削弱,1986年日本工业生产下降0.2%。随后,日本经济被泡沫化,内需旺盛,大批豪华型服务项目、娱乐设施、高档轿车纷纷上马;企业大量投资,从 1988,1989,1990三年的设备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4.8%,16.6%,12.4%,投资额超过美国同期的投资额;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狂涨,日经 指数从1985年的12755点,涨至1989年末的38915点;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从1986年的1000亿美元下降到1990年的700亿美元。 但是,泡沫经济毕竟不能持久。1989年底起,泡沫开始破裂,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一落千丈,企业和银行纷纷倒闭。

西德从1983年1月起开始经济回升,但增长乏力,曲折较大,失业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1983年1月失业率8.9%,到1985年10月,升 至9.2%。1983年-1990年平均失业率高达7.3%。这一失业率高于日本(2.7%)和美国(6.7%),但低于同期英国(9.55%),法国 (9.72%),意大利(10.65%)。当然,以失业为代价,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1983年到1990年间通货膨胀率仅为1.88%,是主要工业国家 中最低的。在失业的压力下,八十年代名义工资增加缓慢,实际工资有所下降,使得进出口连续保持顺差。

八十年代的繁荣极不平衡而且酝酿着更大的危机。以跨国公司为后盾的保守主义的经济势力主宰各国,制造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工人的福利和工资削 减,失业率居高不下;相应地,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相互竞争,初级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发达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债务也越来越沉 重,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唯一从中获益的是发达国家的各垄断财团和跨国公司。但是,到八十年代末期,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能力投资过度,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 又降临了。

实际上,美国经济走向危机的历程应该从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算起,美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以1987年第四季度为最高点,接近7%,从 1988年第一季度开始即逐季直线下滑,到1989年第二季度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变为负增长。这次危机从表现上看似乎比较温 和,实际上其严重程度比上一次更甚。这次危机经历了历时约两年半的始发阶段,即1987年10月至1990年初,经历了为时三个季度的恶化阶段,又经历了 历史约两年半的危机后期阶段,共历时五年又三个季度,呈现W+W型。直至1993年9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小劳埃德・本森特在华盛顿就即将举行的七国集 团财政部长会议一事向新闻界吹风时,仍将包括美国在内的七国集团的"经济衰退"比做一架等待起飞的飞机,说"我们至今还没有滑出跑道",并呼吁日本和西欧 作出努力,"以避免发生连续第五年的全球经济萧条。"在危机的恶化阶段,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5.2%,1990年企业破产数达6万家,8月以后每周宣布破 产公司达1500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也严重衰退。1991年上半年企业破产430033家,其中商业、服务业、运输和公用事业占56.6%。失业 率于1992年6月达最高值7.8%,但直到1993年8-9月间,仍达6.7%,高于危机始发时的5.5%。

日本的情况更糟糕。从1991年起,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危机或萧条。从1990年到1992年8月,日经指数下跌了62%。1992年日本股票市值与土地 市值共损失406.9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65.4万亿日元的87%。在泡沫高涨的年代里,日本金融机构持有大量股票和房地产,并且还大 量贷款给股票和房地产的投机者,形成丰厚的账面资产和利润。泡沫破灭后,资产转眼间成为负债,银行的不良债权大幅度上升,多家信用社和银行倒闭。其中日本 最大的信贷联盟宇宙信用社的不良债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72%,消息传出,该信用社即发生挤兑风潮而倒闭。日本大藏省1995年6月公布,日本金融机构的不 良债权为40万亿日元,相当于全部放款额的6%。后来的情况表明,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泡沫破灭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是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萎 缩,其次是营业外亏损增多,第三是流动资金缺乏。因此,工业生产连续3年下降(降幅为11.8%),企业设备投资连续3年下降,企业经常利润连续4年下 降。

为摆脱危机,日本银行连续8次降低利润,1995年8月竟至0.5%,仍然不能奏效。从1993年起,财政出现赤字并且逐年加大,至1995年赤字占 GDP的3.9%,经济情况也不见好转。但是,在萧条期间,日本对外贸易顺差一直很高,每年约为1000多亿美元,出口数量逐年增多。同时,日本海外投资 的利润回流也不断增加。1985年海外利润回流为24亿美元,1989年即增至163亿美元,1994年更增至410亿美元。回流的利润和贸易盈余缺乏投 资出路,在日本银行低利率的逼迫下,纷纷投入美国证券市场,是促成美国九十年代股市狂涨的重要力量。在日元升值一倍,日本工资增长率远高于美国的情况下, 日本产业仍然展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贸易盈余和利润回流下,日本经济仍不能摆脱萧条,说明日本此次萧条之严重。九十年代后半期,日本 经济稍有回升即又跌落,东南亚金融风暴后,日本经济更加萎迷不振。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时至今日,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日本经济衰退之势 加剧,日经指数跌破10000点大关,日本银行体系的坏账进一步增长,而日本政府却已经债台高筑,累计债务高达GDP的130%。现在还看不到日本经济回 升的前景。

在美国陷入危机时,由于两德统一,西德正处于"统一景气"中。为接管东部地区,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每年投入1500亿马克,形成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德 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4.0%升到1990年的5.5%和1991年的4.9%,机器设备投资增长率1990年、1991年分别为13.2%和 9.1%。但是,投资很快饱和,而国际市场却仍处在萧条之中,于是德国经济于1992年第二季度起陷入危机。危机是严重的,20个制造业除原油提炼外都出 现负增长,且传统的优势行业遭受的影响尤其严重。其中,汽车业下降18.4%,机械制造业下降11.3%,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下降达1.8%(西 部地区为2.4%)。失业率直线上升,1993年底西部为8.9%,东部为17.1%。这次危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西德前三次危机,除周期性因素外,八 十年代以来,德国相对工资水平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1992年,德国全年实际工作时间只有1519天,美、日分别是1857小时和2007小时。1994 年,德国西部地区工人的小时工资为43.97马克,而其主要竞争对手日本仅为36.01马克,美国仅为27.97马克。此外,德国的社会保障费用已达工资 总额的85%,占财政支出的1/3。这样,德国的直接和间接工资成本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由此付出的代价,一是即使在经济恢复增长后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全德失业率分别高达9.6%、9.4%、9.3%、11.1%。二是进出口顺差缩小,国际竞争力削弱。三 是财政赤字继续扩大,1996年债务总额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2%。

由此可见,除美国以外,日本、德国及西欧主要国家事实上并没有彻底摆脱战后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而是陷入了长期萧条。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高度流动性,日本和西欧以及第三世界各国的经济萧条,反而促成了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美国,使美国经济获得了意外的营养。

从1993年底起,美国经济摆脱危机,进入新的高涨期。
二战后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2000年--)

美国这一轮经济高涨可谓声势夺人,同时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三大目标,被称为"新经济"。从1994年到2000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 4.3%,失业率降至5%以下,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3%以下,财政赤字也逐年减少,1993年到1997年财政赤字分别为2903亿美元,2594亿美 元,2030亿美元,1638亿美元,1073亿美元,226亿美元,至克林顿任期末甚至出现结余。这种良好的局面出现在国际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的确是 一种"奇迹"。奇迹的背后另外一组数字,一是各类债务增长,截止到2001年第一季度为止,美国政府、企业和居民负债总额已高达31.6万亿美元,是国民 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政府债务7.08万亿,企业债务15.18万亿,居民债务7.23万亿。二是贸易逆差大幅度增长,1999年高达3389亿美元, 2001年更高达约4500亿美元。三是股票市值高速膨胀,吸引大量境外游资、国内居民存款和各类基金进入股市,造成收入虚增,消费支出猛涨。

换言之,尽管这一轮新经济的繁荣有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作依托,因而似乎显得理由充分,但从根本上说却是一轮股票和债务的投机性繁荣。世界各国赚了美国人的 钱,又送回美国证券市场,供美国人消费和投资所用,而美国人花钱又支撑了美国和各国经济的增长或者不至于负增长。如此恶性循环,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总需求越来越低迷,股市却越来越高。这一循环的唯一可能结果就是一场世界经济大萧条。

果然,随着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逐渐陷入了危机,并带累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和第三世界各国经济的衰退。这必将是一场更大规模 的世界经济危机。由于这场危机在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两次被推迟,一切可用的财政和金融手段都已用尽,其烈度将超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不一样 的是,这回再也没有财政和金融手段可以施展了。
--
我不是右派,但经常被人认为是右派;
我也不是左派,但偶尔会被人认为是左派。
实际上我是邪恶的墙头草中间派。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13.67.4.*]

骨肉相连(y)(转寄)

发信人: long (过客), 信区: Joke
标 题: 骨肉相连(y)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1 21:17:40 2009), 站内

大家知道,有一种烤串叫做"骨肉相连",老婆很喜欢吃,每次去有烤串的馆子总会要。

一日,与老婆外出就餐,自然又点了骨肉相连,坐在位子上翘首以盼。

一会,一小弟拿着放烤串的托盘走了过来,放桌子上,热心的说:"你们的骨肉。"我和老婆对视片刻,大惊。

遂再不点这个骨肉相连。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3.113.206.*]

泰山、曲阜两日游游记&攻略(转寄)

发信人: Qooz (二��九|Shaanxi・陕西|Q家大Z ), 信区: Travel
标 题: [推荐] 泰山、曲阜两日游游记&攻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21 14:28:17 2009), 站内

泰山、曲阜两日游游记&攻略 (by Qooz)

[前期]

我们是打算早上登山,所以提前买了K52(K101/K104时间也可以)的卧铺票去泰山。
不发售曲阜->北京的返程票,于是辗转找到一个曲阜的朋友,提前三天,已没了卧铺..

Tip1 非旺季(五一十一长假、清明假等)车票还是比较好买的,提前三四天以上应该都可以
买到卧铺。
Tip2 返程票只发售始发站开始的票(?)。K52始发站日照,没法买曲阜->北京的返程票。
可以考虑买日照->北京返程票,二百来块钱。不过这里有两个风险:一是据说按规定
必须在车票的起始站上车(不过这个进站时没人细看的);二是上车后发现很可能你的
卧铺已经被卖了(因为日照换票的时候发现这个铺位是空的)
Tip3 要准备的物品:白天登山的话最好戴帽子或者准备防晒霜;雨伞不如雨衣方便。
Tip4 能吃苦的话,山顶住宿还是蛮便宜的;空军招待所可网上预订,非周末、假期的话
三/四人间只要120,但周末就涨到320了..条件比网上看到的图片差远了,不过反正
就是睡个觉嘛。也可以上去了现找,一般来说五六点之后还是容易找到很便宜的,
不过这里就有风险了,万一找不到怎么办..需要自己权衡一下。我们是三四点找到
了一个不算太便宜,但是已经能接受的旅馆了,早安定下来就省心啦。

[泰山]

K52晚上11:06发车,早上5:53到;出来吃了早点;火车站对面的银湖超市八点才开门,
于是打的(5块)去岱庙,看了岱庙前的那个什么泰山老奶奶庙;等到7:30发现岱庙八点才开
门,于是走去红门,买票进门开始爬山时8:30左右。

Tip5 不建议从岱庙走到红门,要走四十分钟左右可以打的过去;
不看岱庙的话,可以直接坐3路车到红门登山;或者15路到天外村坐缆车到中天门。
Tip6 泰山研究生证可用,旺季全价125,学生60;门票不要丢了,途中某处还要再查一次。
Tip7 中天门附近的超市物价还算正常,比如矿泉水2块一瓶,可以不必背太多的水。

然后大家就边聊边爬山,基本是上几级台阶就是段平路;快到中天门的那段比较陡,
10:30左右到中天门。

Tip8 红门处海拔约230米;中天门约866米;南天门约1460米;玉皇顶1545米。
Tip9 红门至中天门约4千米;中天门到玉皇顶距离3.5千米;但后段肯定比前段用时长好多
Tip10中天门到南天门缆车单程80,往返似乎是140。
但强烈不建议缆车从中天门到南天门,毕竟爬泰山精华之十八盘就在这里。

休息一会儿,从中天门出发,十八盘那段大家走得很辛苦,走走歇歇,大概一点多到达
南天门,用时大概3小时。之后就比较平缓了,在天街、西神门、玉皇顶附近逛逛,都比较
悠闲了。这个过程中见到有住处的地方就去询问,最终三点多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地方,安
顿下来,玩起了三国杀。
可惜阴天要下雨了,没能看到夕阳和晚上的繁星,不过几个人晚上还是从天街走去了日
观峰。
看日出是很需要人品的事,早上四点多起来,发现外面下着大雨,于是放弃;大家又休
息了会儿,七点多才开始冒着中雨下山,刚开始能见度差不多十来米.. 不过雨中泰山、雾
里看花也别有一番风味,扫去了大家没能看到日出的遗憾。
边走边停下来看景色,9:30下到中天门。然后汽车(票价30了)下到天外村;15路公交车
到火车站,有泰山->曲阜旅游专线,半小时一趟,票价19元,行程约1小时20分。

Tip11 如果是晴天,一小时内应该能下到中天门,不过也要看人吧,下山对膝盖损伤较大;
下山不看景,要看景一定要停下来。

[三孔]
十二点半才到曲阜,汽车站出口对面有些小饭店,很便宜,可以去填饱肚子。然后去逛
三孔,我们都不是文化人,于是就走马观花,随便看看了。孔庙大概一个小时多点;孔府一
小时左右;孔林也一小时左右。最后找了家小饭店海吃一顿,然后打车去曲阜火车站走人。

Tip12汽车站出口右拐往前走一两百米就到了孔庙的入口,别被黑车忽悠了。
Tip13三孔通票全价150,半价75;研究生证不能用..
Tip14需要导游的话可以在售票处请;也可以蹭导游。确实导游能讲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我听到的金声玉振、瓶瓶镜镜、五柏抱槐等。
Tip15走马观花的话,三孔三四个小时能逛下来了;而且孔林去看了孔子墓后,如果对碑
不感兴趣,可以直接出来了:)
Tip16孔庙和孔府相邻,离孔林有1.5千米的距离,可以考虑打车去;火车站离市区五公里,
打车10块钱。

[总结]

我们是卧铺去,硬座回来。大家都是买的学生票,最后人均总花费499.x。
除了山顶住宿没有预定、下雨这一不可控因素、没买到返程卧铺票外,其他基本按计划
走,挺满意的。

附上我们的花费清单和原始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1:人均花费清单

火 车 票:145(K52卧铺北京到泰山) + 99(K51硬座曲阜到北京,代售点)
门 票:60(泰山) + 75(三孔)
汽车打的:30(中天门->天外村) + 19(泰山->曲阜) + 约8(其他打车8人共58)
山顶住宿:约40(八人,共300元)
零食吃饭:约25(八人,早午晚饭各一顿,共180元;其他自备的零食)
其 他:2(雨衣)
总 计:499.x

附2:泰山计划

费用估计:
以卧铺、非学生算:不去曲阜约500-550;去曲阜加200。
学生的话不去或者去曲阜分别减60与135

Fri:
K51 北京 23:06 泰山 次日05:53 卧铺 145 (硬座79)
K101/K104 北京 23:22 泰山 次日06:01 卧铺 145 (硬座79)
(其他的车是下午五六点的,上班人士估计赶不过来..)

Sat:
门票125,学生票65。上午开始爬山,预计一点之前爬上山顶。
预定山顶空军招待所的住处,120每屋,三人间或四人间。
下午及晚上在山顶玩。

Sun:
早上看完日出后下山。体力不支者可考虑坐车下。
之后两个选择:
A,去曲阜逛三孔,坐晚上的车回北京。
孔庙90,孔府60,孔林40,三个景点联票150。学生证半票。
K52 曲阜 20:28 北京 次日05:20 卧铺 169 (硬座94)

B,(可能去济南)坐下午或晚上的车回北京
K52 泰山 22:21 北京 次日05:20 卧铺 145 (硬座79)
K108 泰山 22:09 北京 次日05:01 卧铺 145 (硬座79)
D32 泰山 17:10 北京南 20:32 硬座 176
K46 泰山 21:57 北京 次日05:07 卧铺 145 (硬座79)
D38 济南 18:16 北京南 21:22 硬座 153
D36 济南 11:57 北京南 15:07 硬座 153

从时间上看,如果能提前买到K52的卧铺票的话,A计划更好点;
如果没买到票,可以考虑去济南转转,然后动车回来。

--
�� � ┌�─┼─ ─┬─┬─ ��
\_�� 大雁听过我的歌 ├┤�│� ┌┼─┼┐ 大地留下我的梦 \�___)
)/ 小河亲过我的脸 ├�─┼─ │� �│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
◎)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_��_ │______│ 天上星星一点点 ◎)
_� �_ 一遍又一遍 欢迎光临Shaanxi版! 思念到永远 _/ \_


※ 修改:・shandali 于 Apr 23 15:13:44 2009 修改本文・[FROM: 166.111.30.*]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伯恩斯情绪疗法的核心部分(我个人认为的)(转寄)

发信人: wuxing (学会向老天认输@退一步一人的海阔天空), 信区: Mentality
标 题: 伯恩斯情绪疗法的核心部分(我个人认为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17 14:33:38 2009), 站内

其实,他所说的十种认知错误
他核心思维就是,很多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你看世界的眼光错误
也就是认知错误
当你弥补了这些事情的时候,或者纠正了认知
很多事情就可以改变
特别是抑郁

  仔细阅读下述十个认知扭曲清单,这些扭曲构成了你抑郁情绪的基础。认真体会一
下这些要点。我是非常仔细地准备这一清单的,它是我许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的结晶。在你感到难受时,这一清单对于弄明白你如何愚弄你自己非常有益。
  认知扭曲的多种界定
  1.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这是指你倾向于用一种极端的、黑白分明的标准来评
价你自己。比如说,有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告诉我:"我输掉了州长竞选,所以我现在成
了零。"一位成绩一直A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得了B之后说:"现在我算是全输了。"要
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的基础是完美主义。它使你害怕任何错误与不完美,因为那时你
会认为自己完全输了,你会感觉自身不足,没有价值。
  这种评价事物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很少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比如说,没有
一个人是绝对的优秀或绝对的愚蠢。同样的,也没有人会是绝对的光彩照人或绝对的丑
陋无比。看看你现在所在屋子的地板。它是绝对干净的吗?或者是每一块地方都垃圾成
堆吗?还是只是有些干净而已?在宇宙中,绝对肯定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总是想用绝对
的范畴来套自己,那你会一直很抑郁,因为你的知觉与现实是不吻合的。你会一直不信
任自己,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都永远不会符合你那夸张了的期望。技术上把这种认
知错误叫做"两分思想"。你以绝对的黑白来看待每一件事情――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

  2.过于概括。7岁时,我在亚里桑那州商品交易会上买了一副魔术扑克,这种扑克名
叫思文佳利扑克。你或许也已经看到过这种简单的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幻觉:我先让你
看牌――每一张都是不一样的。你随机抽一张牌。现在假定你抽了一张黑桃J。你不用告
诉我这是一张什么牌,你把这张牌再放回整副牌中。现在我大叫:"思文佳利!"我把
牌反过来,每一张牌都变成了黑桃J。
  如果你极度地概括这种情况,你会武断地认为,一件事一旦发生了,它就会像黑桃
J一样在你身上反复发生。由于要发生的事不可避免地是不愉快的,所以你就会感到难过

  有一次,一位抑郁的销售员在他的汽车窗玻璃上发现了一块鸟屎,于是就想:"我
真幸运。鸟儿们总在我车上下赌注(注:英语俚语中的"鸟屎"又有"赌注"之意)!
"这是极度概括的一个典型例子。我问他后来是否还有这种体验,他承认,在其二十年
的旅途中,他不记得自己在汽车窗玻璃上还发现过鸟屎。
  拒绝之痛几乎全是由于过于概括引起的。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一个人遇到的不过是
短时的失望,而不应该是严重的烦乱。一位害羞的年轻人鼓足勇气约一个女孩。这位女
孩由于有约在先,于是就礼貌地拒绝了。于是这位男孩就对自己说:"我再也不约人了
。没有女孩愿意和我约会。我的一生都会孤独而悲惨。"在他扭曲的认知里,他的推论
就是,因为她拒绝过他一次,所以她永远都会这么做,而既然所有女人都100%具有相同
品位,那么地球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女士都会反复不断地拒绝他。思文佳利!
  3.心灵过滤。你从任意情景中选择一段消极细节,仔细思考这段细节,你会发觉整
个环境都是消极的。比如说,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听到有人在取笑她的好友。她感
到很愤怒,因为她想:"人类就是这样――残忍而又无情!"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此前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对她残酷无情!还有一次,在
她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她确信在满分一百分中她丢了大约有十七分。她对这十七个问题
耿耿于怀,于是就得出结论说她会因为这次考试的失败而退学。当试卷发回来后,上边
粘了一个纸条:"你得了一百分的八十三分。这是今年学生里边的最高分。A+。"
  当你抑郁时,你就戴上了一副特别的有色眼镜,经过它的过滤,什么东西都变得消
极。你只让消极的东西进入你的思想意识里。由于你还不了解这一"过滤程序",所以
你得出结论说什么事情都是消极的。术语将这一过程称做"选择性吸收"。这是一种坏
习惯,它会让你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4.贬损积极的东西。一种更为特别的心理幻想是某些抑郁病人总是倾向于把中性的
甚至是积极的体验转化成消极的体验。你不仅是无视积极体验,事实上你又快又准地把
积极体验转化成了噩梦般的消极体验。我称此为"颠覆炼金术"。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梦
寐以求的就是找到一种把普通的金属转化成金子的方法。假如你处于一种抑郁状态,你
可能就会在用同样的天赋做着相反的事情――你会迅速地把金子般的快乐转化成低落的
情绪。不过你并不是有意识的――或许你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日常的例子就是我们每天对待恭维的态度。假如有人恭维你的外貌或工作,你
或许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可真是好话。"念头轻轻一转,你就否定了他们的恭维。
当你告诉他们:"噢,没什么,真的"时,你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假如你不断地对所
发生的事情泼冷水,也就难怪你的生活那么阴冷了!
  贬损积极的东西是认知扭曲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形式。你就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极力
发现证据支持自己的烦恼假设。支配你消极想法的这些假设通常会表现为"我是二流的
"这种形式。每当你有一种消极体验,你就会反复考虑这件事情,然后得出结论:"这
证明了我早就知道的东西。"相反,如果你有一种积极体验,你就会告诉自己:"纯属
侥幸,不算数的。"你为这种习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心境凄惨,无力去欣赏所发生的好
事。
1:12:22 PM
第3章 理解自己的情绪(3)
  由于这种认知扭曲很常见,它还会构成某些最为极端的难以处理的抑郁形式的基础
。比如,一位极度抑郁,正在接受治疗的年轻妇女告诉我:"谁也不可能关心我,因为
我很可怕。我绝对是孤独的。地球上没一个人会关注我。"当她要离开这家医院时,许
多病人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对她颇有好感。你猜她是怎样否定这件事的:"那不算,因为
他们不是在真实世界里看待我的。真正医院外边的人是永远不会关心我的。"我问她如
何解释医院外边有那么多朋友和家人在关心她。她解释说:"那不算,因为他们并不了
解真实的我。你看噢,伯恩斯博士,在内心我绝对是烂透了的,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哪怕真正片刻喜欢我!"通过这种贬损积极体验的方式,她可以一
直坚持自己的消极信念,而这种信念和她的日常经验相比显然是不真实不连贯的。
  你的消极想法或许没有她那么极端,不过可能你还是每天数次在不经意间忽略掉了
发生在你身上的许多真正积极的东西。这种行为使生活逊色不少,并使事情变得不必要
的黯淡。
  5.跳跃式结论。你会武断地跳到一个不被周围事实所支持的消极结论上来。这种情
况的两个例子就是"测心术"和"先知错误"。
  测心术:你假定其他人都瞧不起你,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不愿去检验一下。假定
你作了一场出色的演讲,但你又发现前排有一个人在打盹。事实上那天晚上他是偶然闯
进来的,但是你并不知道这一点。你或许就会想:"这个听众认为我很讨厌。"假如在
街上你的一个朋友和你擦肩而过,但是没有和你打招呼,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地在想一件
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你。你或许会错误地得出结论说:"他不理我,所以他肯定不再喜
欢我了。"或许某天晚上你爱人没有搭理你,因为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正为此感到
难过,所以就没有心情和你说话。你的心可能会沉下去,因为你会对沉默作出这样的解
释:"或许她生我的气了。我做错什么了?"
  针对这种想象出来的消极反应,你或许会退缩,或许会反击。这种自我打击的行为
模式就像一个自我满足的预言,与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建立了一种消极的相互影
响的关系。
  先知错误:就好像你有一颗只预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样。你猜想某些事情要发生,然
后你就把这个预言当做一个事实,尽管这并不是真实的。一位中学的图书管理员在焦虑
时反复对自己说:"我快要死过去了,简直要疯了。"这个预言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
她一辈子从来没有死过去(也没有疯掉!)。而且她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让她神志不
清。在一次治疗会上,一位患抑郁症的敏锐的内科医生对我解释为什么他得放弃治疗:
"我意识到我会一直很抑郁。我的不幸将延续下去,我深信这次或任何其他治疗都注定
会失败。"关于症状的消极想法使他感到无望。在他开始治疗后不久他的症状得到了改
善,这表明他过去的预言是多么没有根据。
  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也曾这样跳跃性地做结论?假如你传呼过一个朋友,而他又没有
能够按时回电话,你可能就会变得抑郁,你会认为他可能其实已经收到了,但是没有什
么兴趣给你回。扭曲的吗?(测心术。)于是你会感到心痛,决定不再打电话看看是怎
么回事,你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再回电话的话,他会认为我很讨厌。我只好装傻算了
。"由于这一消极推测(先知错误),你会回避你的朋友,并且认为受到了羞辱。三周
后,你了解到你的朋友根本没有收到你的信息。事实证明,所有的煎熬都不过是自己营
造的一堆废话。心灵魔术的又一痛苦产物!
  6.夸大与夸小。你可能会陷进去的另一思想圈套是"夸大"和"夸小",不过我更
喜欢称其为"双目镜把戏",因为你要么不合比例地夸大事情,要么又不合比例地缩小
事情。夸大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恐惧或不完美之处时,你夸大了它们的重要
性:"天啊!我做了一件错事。多糟糕,多可怕!流言似飞火,我的名声全毁了!"你
通过双目望远镜的末端来看你的错误,使它们看起来又大又怪。这又可以称做"灾难化
",因为你把一件普通的消极事件看成了吓人的怪物。
  当你考虑自己的力量时,你又会反着去做――你通过双目镜的另外一端去看待事情
,这样事情就显得既微小又不重要。如果你夸大你的不足,缩小你的优点,你肯定会觉
得自己卑贱。不过问题不在你――而在于你所戴的可恶的透镜上!
  7.情绪推理。你把自己的情绪当做真理的证据。你的逻辑是:"我觉得自己像一颗
哑火的臭弹,所以我就是一颗臭弹。"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情反映了你的
思想和信念。如果它们被扭曲了――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你的情绪就没有了合理性。
可以作为情绪推理的例子有:"我觉得有罪,所以我肯定干过坏事。""我感到灭顶般
的无望,所以我的问题肯定不可能解决。""我感到有欠缺,所以,我一定是一个无价
值的人。""我没心情做事情,所以我最好躺在床上。"或"我很恼你,这表明你做得
不好,而且总是想利用我。"
  情绪推理几乎在你的所有症状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对你来说事情这么消极,所以你
就假定它们是真的。你不会想到要去挑战创造出你感情认知的有效性。
1:12:23 PM
第3章 理解自己的情绪(4)
  情绪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延。你回避擦桌子,因为你告诉自己:"我一想起
脏兮兮的桌子就恶心,擦桌子是不可能的。"六个月后,你终于做了这件事。事实证明
这件事是很让人满意的,并没有那么艰苦。你一直在愚弄你自己,因为你养成了一种让
消极感情指导你行为方式的习惯。
  8.应该陈述。你试图通过说"我应该做这个"、"我必须做这个"来激发自己。这
种陈述会让你感到有一种压力和怨恨。矛盾的是,你最终会感到冷淡和缺乏动力。阿尔
伯特?艾利斯将此称做"必须强迫症",我称之为"应该"生活法。
  当你把应该陈述往别人身上套时,你通常会感到灰心。第一次诊疗,我由于有急事
晚了五分钟,新来的病人就想:"他不应该这么以自我为中心。他应该快一些。"这个
想法使她感到心酸,心中充满怨恨。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陈述为你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紊乱。当你自己的行为在现
实中没有达到标准时,你的应该陈述就会使你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当其
他所有人的行为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你会感到痛苦,并认为自
己才是对的。你要么改变自己的期望以接近现实,要么永远被人们的行为搞得情绪沮丧
。假如你发现自己有这种不好的应该习惯,可以参照后边我在有关负罪感和愤怒的章节
里为你提供的一些有效的"应该和不应该"去除法。
  9.贴标签与标签不当。为自己贴标签意味着你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
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贴标签是过于概括的一种极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是"衡量一
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所犯的错误。"当你开始用"我是一个……"这样的句式描述自己
的错误时,你就有了绝好的为自己贴标签的机会。比如,当你在第十八洞失球时,你可
能会说:"我生就是个失败者"而不说"这一洞我打坏了。"同样地,当你投资的只跌
不涨时,你或许会想:"我是一个失败者"而不说"我投资错了。"
  给自己贴标签不仅是自己打击了自己,而且是非理性的。你的自我不能够和任何你
做的某件事情相等同。你的生命是一系列复杂的,永远变动着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流
。换句话说,你更像一条河而不是一尊雕像。别再试图用消极的标签定义自己了,它们
是非常简单、非常错误的。你什么时候因为吃就认为你是一个"吃客"、因为呼吸就说
你是一个"呼吸者"了?这完全是废话。但是当你根据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为自己贴
标签时,这种废话就变成了一种痛苦。
  当你给别人贴标签时,你难免会产生敌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老板会把他不时会
发怒的秘书称做"一个不合作的婊子"。由于贴上了这种标签,他会憎恨她,不时会跳
起来指责她。反过来,她也会把他称做"感觉迟钝的沙文主义者",而且一有机会就抱
怨他。长此以往,他们就互相掌握了对方的要害,把对方的每一个缺点或不当之处都看
做是对方没有价值的表现。
  标签不当是指用不准确的言辞或过于情绪化的言辞来描述一件事情。比如,一位正
在节食的妇女吃了一碟,然后她就想:"我是多么讨厌,多么恶心自己呀。我是猪。"
这种想法让她感到难过,于是她就吃下了整夸脱冰淇淋!
  10.归己化。这种扭曲是负罪感之母!即便毫无根据,你也会假定自己应该为某一消
极事件负责。你武断地认为事情的发生是你的过错,或反映了你的不足,即便在这件事
上你并无责任。比如说,假如一个病人没有完成我所提供的自助项目,我就可能会有一
种负罪感,因为我想:"我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治疗师。她没能努力帮助自己是我的错。
让她好起来是我的责任。"当做母亲的看到孩子的汇报卡,老师在上边批改说孩子做的
不好,做母亲的马上就会想:"我一定不是一个好母亲。这张卡表明我是多么失败。"

  归己化使你充满负罪感。你深受责任的麻痹与重负之苦,责任会迫使你把整个世界
都压到自己肩上。你会在影响别人还是控制别人之间困惑。作为一名教师、顾问、家长
、医生、销售员、经理,你肯定会影响和你交往的其他人,但是没有人会期望你控制他
们。别人的所作所为最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你的责任。后边我们就会讨论到用
什么方法克服你的归己化倾向,并使你的责任感降到可控的、现实的程度。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5.211.217.230]

2009年4月17日星期五

你打不过我 My brute 心得(转寄)

发信人: menlu (风月§CN有害健康), 信区: WebGame
标 题: 你打不过我 My brute 心得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pr 16 12:47:05 2009), 站内

介绍下上面有人提到的那个游戏

玩了几天的心得体会:

http://veronicali.mybrute.com/

我的战士(my brute)

每天有3次挑战别人的机会,新加入的有6次。连赢6次可以直接升到3级。
赢了得2点经验,挂了得1点。

要升级的话最好是找几个低级的不带武器的弱瓜来切,高2级以内打赢就得两分,高过3级如4级打1级,打赢只得1分
推荐几个1级比较弱的:poit、tduck30、cow、ass hole、pow2、pig19、shawanyi

等�提升的�随机得到武器、技能、宠物。技能武器在战斗中随机使用。

随便输入一个名字就会为你生成一个人物。
如果你对人物的能力、技能不满意,你可以申请N个ID,直到满意为止。

三个属性,第一个是力量strength,作用不用我说了吧
第二个是敏捷,加闪避和防御
第三个是速度,高了连击几率高

比较好的武器如鱼叉、青龙偃月刀、斧头、流星锤、大棒、长矛、盾牌、飞镖、皮鞭等等

长武器如鱼叉有较高几率对方冲过来时反击,来回一算很占便宜

见过的奇怪武器还有大葱、键盘、破球拍、日式折扇、长号等。武器多有时也不一定是好事

技能看情况而定,weapon thief应该也是比较有前途的,抢对方武器
个人认为至少目前看来,上面这个号的地震技能(跟桑基尔夫大摔很像)是最有前途的之一
其他常见技能如:

第一个:力拔山兮,力量+6点左右
第二个:闪避,初期效果比较明显
第三个:效果我感觉不是太明显,不知道后期如何
第四个:加血,算起来也蛮实在的技能,等你武器多了你就希望升级后有它了

第一排最后一个:铁布衫,加防御,表现出来跟加力量差不多
第二排第四个:盾牌,拿个盾牌,抵挡几次攻击,很实在,暂不知道另一手能否再拿武器,可以的话就牛了

第三排前两个都是针对对方武器的,打断或打落,但这排倒数第二的夺刃我比较看好,拿过来直接往对方身上招呼。对方发个呆两回合没拿新武器,基本就被你干掉了
第三排倒数第三个:幸存,最后一击无论扣多少血,都会剩两点不死;跟蟑螂一样,多踩一下而已,前期很垃圾


第四排第一个:喝血,加的不多,用处不大
第二个:手雷,打带宠物的还是有点用处的
第四个:撒网,对宠很有用,前期对不带宠的,那就是垃圾技能

升级后有机会获得宠物,一般是一条狗,但有牛人见过带两条狗,特别带狼和带熊的,非常恐怖。有人跟我说狼是狗升级后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收徒弟是升级的捷径,收一个徒弟赚一个经验点,徒弟升级再得一点
不过一个ip只认一个徒弟,注册很多马甲是没用的,得不到经验

Rigster那边,就是注册擂台赛,注册4小时后,每小时给你找个对手,撑到后面当然越小强。我昨天干掉三个,第四个碰到个带狼的,运气不好就被打死了。

Rank 排行榜这边可以看到很多变态,也可以进入观赏他们的比赛
真不知道那些六十几级的是怎么练出来的,那得做多少广告啊

--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泡马子 劈人
收保护费


※ 修改:・menlu 于 Apr 16 21:09:57 2009 修改本文・[FROM: 218.104.143.*]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8.104.143.*]

退休金计算办法(转寄)

发信人: emoney (飞奔的时代蜗牛),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退休金计算办法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10 23:20:00 2009), 站内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
http://stockfundmoney.spaces.live.com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各种常见蔬菜、水果、调味料的来源。(转寄)

发信人: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各种常见蔬菜、水果、调味料的来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17 00:21:09 2009), 站内

更多的,比如各种器具、动植物等,部分可以参考《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的外来文明》)。

zz

1.绿叶蔬菜:
菠菜:原产西亚一带。我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波斯,故名"菠菜",实际上是647年由尼
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我国,最初叫"菠棱菜",简称"菠菜"。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传入我国也就100来年。
青菜:又称小白菜。原产中国,早在后汉时代就有文献记载。
芹菜:原产地在东亚和地中海沿岸沼泽地带。又称西芹,传入我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左右

生菜:原产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国。
大白菜:古名崧,原产中国南方,唐宋以后北方才开始引种。
卷心菜:原产地在西欧,又名椰菜。清早期传入我国。
2.根菜类蔬菜
胡萝卜:原产中亚和非洲北部(一说北欧)。一说是约在唐代传入的,另一说是在元代
时,由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萝卜:原产中国。古代称之为芦葩、菜菔、突子。
3.葱蒜类蔬菜
韭菜:原产亚洲东部。
洋葱:原产伊朗、阿富汗,又名葱头,玉葱。传到我国仅百余年。
葱:原产西伯利亚。一说产于天山昆仑山,因昆仑山古称葱岭。
蒜:原产南欧和亚洲西部。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古称"胡"和"胡蒜"。
小葱:原产中国中原地区。
4.茄果类蔬菜
番茄:即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人称为"狼桃",18世纪由西方传教士传入
。实际上中国西汉时期就有。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热带地区。我国栽培辣椒始见于明末,最初名"蕃椒
",后改称今名。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调味。至于甜椒于18世纪才有,19世纪传入
我国。
茄子:原产东南亚泰国和印度,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还钦命为
"昆仑紫瓜"。
5.瓜果类蔬菜
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当时叫它为"番瓜",传入年代不详。另
一说明清时期从南洋群岛引进的。
西瓜:原产地撒哈拉。五代时期由丝绸之路传来的。
冬瓜:原产中国南部。因其形如枕,故名枕瓜,又因其老熟后皮上长满白粉,故名白瓜
,还因南方秋末东初有收获,又名寒瓜。
丝瓜:原产印度。又名天罗,布瓜。因其瓜体老熟后筋丝如网,故名"丝瓜"。相传宋
时由南方传入。
甜瓜:一说在非洲几内亚等地,另一说在南亚(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和巴基斯坦、阿富汗
、伊朗三国接壤地带)。
黄瓜:又叫胡瓜,原产印度的西北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从伊朗带入中国的。
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更名为"黄瓜"。
苦瓜:又名凉瓜,一般认为是原产热带地区。在亚洲和加勒比海群岛有广泛的种植。明
时传入中国。
6.豆类蔬菜
大豆:原产中国云贵高原一带。别名甚多,依种皮颜色分别称为黄豆、青豆、黑豆;种
皮黑色、子叶青色的称黑皮青豆或青仁乌豆;摘鲜豆荚以嫩豆粒作蔬菜用的称毛豆。大
豆的小粒类型,褐色的在中国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豆;黑色的称小黑豆
。(一说最早种植大豆的人是"山戎 "。古时大豆称"戎菽"。)
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等。原产亚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带,张骞出使西域时
引入。
豌豆: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与亚洲西部,汉代从西域大宛引入我国。但从元初才开始有
吃豌豆嫩荚(也就是现在的食荚豌豆)的记载。
刀豆,以嫩豆类或嫩豆粒食用的种类
四季豆:原产中南美,明朝时传入我国。
扁豆:原产印度尼西亚,大约在魏晋时传入。
7.薯芋类蔬菜
马铃薯(土豆):原产南美,明末传入我国。
红薯(地瓜):原产南美洲智利和秘鲁,明万历年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福建。
芋:原产地在亚洲。
山药:原产地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中国在东汉时期就有记载,名医张仲景就以山
药入药。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一说印度。另一说史称"南夷之姜",是南方少数民族驯化的。
中国秦汉时有载种。
8.水生蔬菜
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曾作为粮食作物,种子称孤米、雕胡,为"六谷
"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纪才出现作为蔬菜食用的茭白。
慈姑:又叫剪刀草、燕尾草、茨菰。原产我国东南地区
菱:又叫菱角、水粟。原产欧洲,
水芹菜:又名水英。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时传入的,故古代称它为"胡芹"

海带:原产地在日本北海道。
莲藕:又名藕、荷,原产印度。
豆瓣菜:又叫西洋菜。原产欧洲。
9.食用菌类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冬菇,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
本、朝鲜和越南等国。
草菇:原产中国。别名苞脚菇、蓝花菇、麻菌等。
黑木耳:原产地在中国。
此外还有:
香菜:即胡荽。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金花菜:原产印度,中国后汉时期已栽种。
蕹菜:即空心菜,产于中国南方多雨地区,被称为南方之奇蔬。
葫芦:原产印度。
西葫芦:即美洲南瓜,清朝中期传入我国。
木耳菜:学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唐代由外国使者来华时传入。
茴香:原产地中海沿岸。传汉代传入。一说是隋政府用重金从国(阿富汗、不丹)使者
处求得,故民间传为"千金菜"。
秋葵:原产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亦名"黄秋葵",俗称"羊角豆"。
芝麻:原产中国云贵高原。
向日葵:原产地美洲。茼蒿:原产中国中原地区。
【 在 ginggo (meeeeeeee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咱们的先人吃饭岂不是很没有滋味?

--
魔鬼抓住美女,说:你喊破喉咙吧,没有人会来救你的!美女喊:破喉咙!破喉咙!
突然,没有人跳了出来,说:我来救你!美女: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关我什么事?!美女:我遇见鬼了!
鬼:靠!发现我了!靠:谁发现你了?!
谁:没有人发现你啊?没有人:我没发现他!......


※ 修改:・molar 于 Apr 17 00:41:38 2009 修改本文・[FROM: 210.77.73.*]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0.77.73.*]

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 行研的工作都是怎么找的(转寄)

发信人: mysmth200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信区: WorkLife
标 题: Re: 行研的工作都是怎么找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pr 11 11:07:28 2009), 站内

equity research zz

很多人问 research ,大家讨论得也很多,发现很多人对 euity research 的认识有点点
片面。自己碰巧对这个行业知道稍微多点,所以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个行业历史和
现状有些不同,国外和国内的情况也不一样,需要区别和全面看待。当然,一些东西是我
自己的看法,不见得都非常正确。我也不是完全雷锋精神或者为了攒 rp 就写那么长的东
西。目的主要是:同时,这也是一篇诤友贴,希望能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诤友要求
见本文最后。

我把 Research 从产品上先分为 debt , derivatives 和 euity 的三大类。但似乎常常
,前面 2 类放在一个大的部门里一起做,这一类往往要求好的数学功底,好的 modeling
能力,其实觉得一些类别的 quant 也可以归类到这里。固定收益类研究的 analyst 的
确一直地位不高, bonus 比例比较固定且不高,我的理解是 analyst 们提供的是差异化
很小的差别,基于数学和 model 的东西你很难做出比别人差很多的结果出来。
Portfoliomanager 和 trader 似乎也不大重视他们的分析。自己对这一类了解不多,也
没有太多兴趣,所以不多说,上面要是说错了什么大家见谅,重点还是说 equity
research 。

Euity research 这个行业可以说由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正式奠定基础,通过对公司
的fundamental 的分析判断公司的价值,从而给出买卖建议。做 euity research 的部门
一般是研究部,做 euity research 的人一般称为 analyst ,中文可以叫分析师或研究

(技术分析不是 analyst 的工作,一般有交易部门来做)。

研究部内部分工

研究部一般有 3 类分析师,宏观分析师(他们一般被叫做某投行或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策略分析师,和行业分析师。

宏观分析师顾名思义,做有关地区国家经济趋势,货币政策等的研究,一个例子是现在很
热的 brics 金砖四国这个概念,就是由 gs 宏观组提出。策略组主要从产业角度判断一
个地区或者国家市场的行业或板块冷热,比如他们会建议超配零售行业,平配电器行业或

建议关注整体上市概念。宏观和策略组不会直接关注某个公司,人不多,一个地区大概合
起来 5 , 6 个,研究部的大部分由行业分析师构成,他们一般按行业分工,直接 cover
公司,对单支股票给出评级和买卖建议。

在行业内,宏观和策略分析师往往要求很强的背景,他们往往是 top school 的 phd ,
有一流大学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经历,国内的要求一般没有那么高,但

不低,无论国内外,宏观策略的首席的分析师年龄一般在 40 岁以上,整个 research 部
分的 head 往往也从他们中产生。在 global bank ,宏观和策略分析师能做到 MD ,但
行业分析师一般只能做到 ED 。相对来看,行业分析师就是相对年轻的一个群体,国内硬

要求行业分析师有 master 以上学位, global bank 一般不要求,但是没有的话,是个

势。

买卖方区别

Research 分 buy side 和 sell side 两类。 Sell side 主要包括投行的研究所和第三
方独立机构的研究所。 Buy side 包括 mutual fund , hedge fund , insurance
compan
y , pension fund 还有其它的一些机构 。

功能上的区别直观来说就是 sell side 是忽悠别人买卖股票的而 buyside 是自己买卖股
票的。

Sell side 对盈亏结果并不负责,它们服务于 buy side ,所以他们要能写,会讲故事,
总的来说就是要能忽悠。 Buy side 主要是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也参与一级市场,直接对
自己的资金负责,所以他们的压力更大,强调独立判断,不盲从市场的素质。但两边都很
强调好的逻辑和 network ,尤其是 network ,这是你能够区别于其它 analyst 一个很
重要因素,也是买方非常看重的卖方 analyst 的一个因素,因为 public information

基于其的分析能带来的价值不大,只有少数人才能获知的 information 才是有价值的。

sell side 也有些为自己的 principle 负责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人,一般是 trader
,相对于以 fundamental investment 为投资策略的 buy side 相比, IB 的 trader 一

作 market makeing , speculating , relative arbitrage, 总体上 holding period
要短得多。

Sell side 研究所人数比较多,一个行业往往几个 analyst 一起看,大的研究所一个大
的地区能有 6 , 70 个 analyst ,每个 analyst 还有几个小弟小妹 support 。所以对

业的研究一般来说比较深入,他们可以称为行业专家。 Buy side 人少些,往往一个人看
2 , 3 个行业,他们更重于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而不是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当然,对行业
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把握投资机会的一种途径和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非充分也非必要条
件。具体来说, buy side 研究队伍的大小取决于公司规模,文化和市场环境,大的公司
往往分析师人也多,但一个区域市场的研究团队,超过 20 个的很少

行业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和中国的情况)

在美国,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正式奠定行业基础开始,证券分析成为资本市场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 70 年开始,由于卖方经纪业务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卖方
开始建设自己的研究部门以提供差别化产品。研究部成为销售交易部门的重要支持,成为
赚取佣金的重要力量。直到互联网泡沫以前,分析师一度相当有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其实
,地位也是来自市场影响力和利润创造能力。

卖方分析师对于一个投行的意义大约有以下几点:

1 最简单直接的:赚佣金。在美国曾经一度是,没有好的研究部的支持,经纪业务很难展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机构的佣金部分,虽然受股权关系的很大影响,但是研究力量是相
当重要一个决定因素。

2 对投行业务的支持:市场对分析师的一大诟病就是分析师与其服务的投行利益牵连,从
这里也能看出分析师对投行的意义,分析师会给公司投行部门客户的股票好的评级基本是
行业常识。分析师的市场影响力对投行业务的支持,使得分析师能够从投行项目中分到不
菲的 bonus 。美国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的情况,但中国的情况仍然是这样。

3 对投行 principle 投资或者 asset management 部分的支持:明星分析师对市场的确?
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至少短期上影响股价 20% 的变动是很平常的。所以随着明星分析?
的投资建议进行买卖操作,潜在的利润相当可观。

总之,在互联网泡沫之前。明星股票分析师绝对是华尔街的明星,超然的地位,高收入,
广泛和人脉关系。

互联网泡沫破裂,随后的安然,世通等丑闻。使得人们开始反观和责问卖方分析师们在这
些过程中的表现,当得出他们是主要的为虎作伥者之一的结论时,分析师的形象,影响力
,收入都大幅度下降。分析师和投行分 bonus 似乎成了美好的历史。

同时,出于对卖方的不信任,一些买方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研究团队。

在中国,证券分析还是个年轻的行业,大约在 2002 年之前,市场都是坐庄炒作为主流,
基于基本面的分析并不主流。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财富分析师排名,也是从 2004 年才开
始。所以,卖方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不仅没有经过丑闻的洗礼,而且是才起步不久,影响力
日增, 05 年之前是熊市,分析师身价尚不高。 06 年大牛市开始,分析师能给机构带来
的价值大增,各大机构都给明星分析师大幅提高收入水平以争夺人才。除了工资和 bonus
的收入,国内市场有个传统,就是分析师们几乎没有自己不炒股票的,而明星分析自己的
portfolio 的 performance ,当然相当不俗。还有别的,不合适多说。

至于研究部是 front office 还是 back office ,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位,有些归作
back office ,有些公司算作 front office

分析师的发展路径

前提是如果你已经做到分析师了,自己独立 cover 公司,独立署名发报告了。在 resear
ch 部门做 support 不算。

卖方分析师可以一直做到老,做权威的明星分析师。

这里插进去一个对卖方分析师评级的介绍。分析师的 performance 很难量化的考量。一

对他们的评价根据一些有影响力的杂志的排名。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是 Institution inves
tor 简称 II ,亚洲有 Asia Money ,国内是新财富。杂志向机构投资者发放选票,有机
构投资者对分析师打分,最后根据投资者资产规模加权平均其打分,分行业对分析师排名
。这些排名对卖方分析师相当重要,上榜几乎意味着一切 -- 加薪,升职,跳槽到更好的
地方,最关键的还是市场影响力。一般来说,行业排名总靠前的分析师,都可以叫明星分
析师了。由于投票权掌握在买方手里,买方也是客户,所以买方是否是要更有 " 地位 "
一点,是卖方分析师和 sales 献殷勤讨好的对象。尤其是即将排名的季节,卖方分析师

处 marketing ,展开拉票的浩荡攻势。

另外一个比较多的路是去买方,做 buy side analyst 。可以去 mutual fund , hedge
fund , PE 等等。

卖方分析师还可以改行,改做 sales , I banker 比较常见。分析师对行业的深入理解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和上市公司以及和投资者的广泛的 network ,对做 sale
s 和 ibd 都是很好的优势。

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实业界,做 CFO 或其它高管。凭借的是对行业和对资本市场两个方

的深入理解。

买方分析师出路就窄多了。一般来说,选择做买方分析师的时候,都是为了能将来做投资
。 Hedge fund manager, mutual fund manager, 或者其它机构的 portfolio manager

(注:分析师不是成长为 fund manager 的唯一途径,另外一个很大的来源是 trader 。
这个主要看 fund 采取的 investing strategy )

在没有做到可以直接投资分配资金的人的时候。买方分析师一般都只在买方的圈子里跳来
跳去。也有买方分析师又去卖方的,但是很少。这个一个方面是因为买方分析师平均来说
比卖方的更有资历些。还有就是当你做惯了被人服务和拍马屁的对象的时候,是不大习惯
再去服务人家,拍别人马屁。

所以,卖方分析师是个更安全的起点,未来更多选择。但是买方分析师门槛往往更高,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投资,那么直接去买方当然是更快捷的路径。

有些以 fundamental investing 作为 investing strategy 的 hedge fund
把做 fundamental research 的人也叫做 trader ,实际上没有分配资金的权力
分配资金的他们叫 core trader ,或别的什么实际上,那个 core trader
就是 fund manager

其它那些 trader 就是 analyst

如果是其它策略的 trading ,作为 sell side analyst 的经历是没有多少有意义的积累
的有些 buy side 让优秀的 analyst 去做一段时间 trading ,是为了培养短期市场感觉
为提拔他们做 fund manager 打基础

机构比较

卖方国际上总的来说 UBS , ML , GS 的研究比较强, buy side 的研究不为外界所知

所以其水平难以衡量( performance 和研究力量有很大关系,但不全由研究水平决定)

但是,从中国的学校要人去非大中国区作 equity ,基本不大可能。 equity research

你做到分析师之后,你的工作的 1/3 ,就是和上市公司沟通交流。自己人当然更多 netw
ork ,也当然更容易感觉亲切。

所以,看中国的情况。 Global bank 中只有 gsgh 和 ubss 有 license 在国内做 A sha
re 的 sell side research 。有些公司说是招 research analyst ,但如果在国内做,

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equity research ,。内资机构里比较好的卖方研究所有 cicc 的

中银的,中信的,申万的,国君的,招商的,国信的,光大的。其它的觉得清华北大的学
生,基本上不要考虑了。

新财富对研究所去年的排名是国君,申万,招商,国信,中金 / 中信

今年的排名中信,申万,国君,招商,国信。中金掉出了前五。

但是 Asia Money 的排名 CICC 今年取得了好成绩,第一次排上第一,超过 gs , ubss
等等。

我的理解是,在这种大牛市中,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对新热点的挖掘,对信息的获
取而非对基本面的深入把握和持续严谨跟踪。相对于外资行, CICC 研究能从中国的企业
哪里拿更多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更多是一个 rumor centor ,所以 CICC06 年能赢过它们
;但是相对于国内其它研究所, cicc 研究员功底更好,分析能力更强,但是挖热点,挖
新牛股,拿第一手消息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 cicc 的 sales 对国内机构不够那么重视

是一个原因,所以其它券商在这类排名上赢过 cicc 。

出于一个应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下公司选择 :

GSGH 现在对 A 股的研究做得并不是很好, UBSS 还没完全起步。如果一个应届生去 gsg
h 或者 ubss ,是从 BA 做起,没有 master 应该比较难升到 associate , master 要

到 associate 需要 3 年。 Associate 是你能够看几个公司,署名发报告的基础。看地

的整个行业的,一般都是 vp 以上。从毕业开始,顺利的话要 5 年。

硕士去 CICC 直接做 associate ,现在的年景,加上 bunus 收入应该比去 gsgh 做 ba
稍微多一点。 1 年往往就可以直接看些公司。因为 cicc 人少,不少还往外行跳,所以

人出头的机会多,说不定很快就能看一个行业。相对而言,个人觉得 cicc 是比 gsgh ,
ubss 更好的选择。

中信整个公司实力强,发展趋势好,收入水平高于其它内资券商。 但其研究部以挖人的

式,使其排名一举大幅度提高,但是公司文化尚未融合,对新人的培养机制还没建设好。
另外,人员流动性差,因为研究员都是大牌,中信的薪酬在国内仅次于 cicc ,不会流到
别的券商,年龄比较大的研究员往往不原意再去买方。中信的大牌研究员英文总体又不是
那么好,流动不到外行去。所以,在研究部这个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地方,新人出头很难。
国君研究所 network 很强,但有类似流动性差,新人难出头问题,但相对中信,国君的

国君研究所 network 很强,但有类似流动性差,新人难出头问题,但相对中信,国君的
entry level 薪水低了不少,所以吸引力更显不足。这两个地方,做到独立署名发报告看
行业,平均大约要 2 年以上,现在的情形估计更长,运气好除外。

相对而言申万和招商平台和中信国君比并不差,人员流动性好些,新人成长和出头机会多
些。所以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国内的买方的话研究实力不容易观察。但是业内比较公认的是易方达的研究是最好的。总
体来看公司,业界比较公认的标准是首先看股东背景,然后看资产规模,再然后看投研团
队,再然后看其它一些别的因素。

于是,银行系的基金由于其强大的股东背景,不愁衣食,业界普遍看好其发展,事实上银
行系基金成立时挖人的能力和之后资产规模扩大的速度也使得它们显得很耀眼夺目。但银
行系也有问题,一股独大和国有银行的薪酬体制使得大股东限制下基金公司对投研人员的
激励不足,在牛市存在人员流失的可能。现在三家银行系中,工银和交银做得好些,建信
投研差点。

其它的基金中,目前处于第一阵营的大概包括北京的嘉实,华夏;上海的上投,海富通;
深圳的南方,博时;广州的易方达,广发。

买方往往人少,所以不存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别人占着你就无法出头的问题,如果应届去
工作, 1 年后往往可以独立看行业。这些公司中,应届的发展(也就是从毕业到成长为

金经理的速度)以嘉实为最慢,易方达广发最快

【 在 yune (花瓣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动作具体是干啥的啊


--
http://mysmth2003.spaces.live.com

轻轻问一声,
是否还要我再等,
因为夜已这样深.


※ 修改:・mysmth2003 于 Apr 11 11:10:47 2009 修改本文・[FROM: 220.184.221.*]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0.18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