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7日星期五

转载一片自己的文章(转寄)

发信人: dampfarmer (风剑萨满,何时能驾驭霜之哀伤), 信区: Jump
标 题: 转载一片自己的文章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Sep 5 14:42:31 2007), 站内

全文比较长,嫌长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段,
主要是想让大家猜一猜文中最后描述的那个英雄的原形是哪个jump人物:)


豪杰与英雄的差距

说到《水浒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我个人对其展示的文化背景和揭露的社会问题兴趣倒是不大,我最喜欢欣赏《水浒传》里对于人的塑造和描写。在施耐庵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他们或喜或怒,或笑或悲。单单对于一百零八将而言,可以说三十六天罡的性格、脾气、体貌特征和擅长的特技各不相同,每个人物都曾被以后的作家们独立编撰过一个故事;书中描写七十二地煞虽然大部分人的篇幅很短,但每个人物仍然有各自代表性的特点。对于这本书,每次重读的时候由于故事结局的悲惨,所以情节一般都不太在意了,真正让我反复琢磨的,就是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一百零八将的了解和认识,我还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最开始我并美有看过真正的《水浒传》,小时候对于水浒传的启蒙印象全部来自于央视在很久很久以前拍的那一版《水浒传》的连续剧。当时的印象就是梁山好汉们都是大英雄,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我对几个主要的人物崇拜至极,每天都拿着雪糕棒做成的"小木剑",和男孩子们一起追啊打啊的,当时大家都会自称为梁山好汉。直到上了高中,才真正的看了一遍《水浒传》的原书,当时有一种被央视骗了的感觉,对梁山好汉们除了鲁智深和林冲之外,所有人的印象都一落千丈。我印象最深的三段文字除了武松血洗鸳鸯楼那一段篇幅很长外,其他两个部分虽然寥寥数笔,但却看得我触目惊心:霹雳火秦明不愿上梁山,结果妻子被宋江他们杀了,最后把花荣的妹妹硬塞给人家,算是安抚;李逵闯进扈家庄,把扈三娘的老爸老妈全给砍了,扈三娘也被三分劝七分胁迫的嫁给了王英。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看得我非常气愤,惩恶扬善,这只是概括了他们对人类社会极少数的两个极端的态度,可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占绝大多数的只想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的普通人呢?一旦发生了某种利害冲突,梁山好汉们大多抱着一种杀不杀无所谓,顺便也就杀了的态度。他们所谓的替天行道,到最后其实还是一种根据自我的喜好来判断是非的作风。

现在,我对施耐庵先生笔下的梁山好汉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是为了生存而活跃在抵抗政府的舞台上的一群豪杰,但是不能把他们当作英雄来敬仰。虽然他们像英雄一样豪爽、讲义气、快意恩仇、好打抱不平,但是他们与英雄相比,差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对英雄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一个人如果没了这种东西,他就不配称作是一个英雄--仁爱。虽然仁爱是英雄们最后必然的悲惨结局的根源,但也是千百年来英雄们为世人所传颂并激励着热血青年们纷纷效仿的核心。梁山的豪杰们距离真正的英雄的这种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待无辜的人的态度,就像前文所说,梁山的豪杰们对无辜的人有时候是很残忍的,在施耐庵笔下,武松之所以在鸳鸯楼连丫鬟婢女老人小孩全杀光了,原因只为他们的主子和亲人"欺人太甚",这样杀才"杀得痛快"。秦明的妻子和扈三娘的父母更是死的冤枉,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妨碍了梁山组织的扩大,说得更凄惨一点,秦妻被杀是因为她有一个好丈夫,扈氏夫妇被杀是因为有个美丽又武功好的女儿。这几段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梁山豪杰们骨子里的残暴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如果说施耐庵描写梁山其他人残忍、杀人不眨眼,可以暂且用"好汉中良莠不齐"来解释,但是前面说的三起杀人事件却足可以说明梁山的整体风气根本就是这个样子,因为这三起事件的凶手分别是"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和"黑旋风"李逵。这样的一群人,在鸳鸯楼无辜死者的亲属眼中、秦明娘家人的眼中还有扈家庄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眼中,会是英雄么?

其次,梁山拉拢人才的手段其实都可以称得上下流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他们完全不考虑你个人的发展前途和幸福生活的问题,单单只是需要你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觉得你这个人才将来会为他们大有所用,就毫不客气地用偷盗、陷害、威胁甚至杀人等手段把你强行的挖过来。刚才秦明的例子就是使用了杀人以断念头的手段;"金枪将"徐宁因为使得一手好钩镰枪,需要被用来对付官军中的骑兵,家传的宝贝就被人连夜盗走了,后来不得已成为梁山的一伙;卢俊义就更惨了,因为才华太大了,被梁山瞄上了,觉得他可以被培养为未来的领导人,结果本来富足美满的生活就此被打断了,连结发妻子也被人乘虚霸占,针对这一点我要着重说明的是,绝对不是当时的政府夺走了卢俊义的一切,如果没有梁山,以书中描写的卢俊义的身份地位绝对可以在当时安享晚年,夺走卢俊义一切的,恰好就是梁山;最后,还有一个最郁闷最委屈的例子--"美髯公"朱仝,本来在官老爷家里当差做得好好的,主人家对他也很好,放心的让他照看自己的孩子,本来一切可以顺顺利利地向前发展,他也许会过上还不错的日子,结果李逵等人的一次来访,孩子没了,朱仝可以说真是抱着对主人家万分的愧疚投奔了梁山的啊,估计自己也会郁闷得要死了。以上的这些手段,是英雄所为么?如果刘备跟他们一样,那徐庶是绝对回不去许昌的,但是,大耳朵跟他们不一样,他万分遗憾的送徐庶回去看母亲,因为他是英雄。哪怕后世评价他"哭出来的江山",没有什么才华,仍然有无数的勇士和智者愿意投奔他并鞠躬尽瘁,这就是"仁爱"的力量。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尊刘贬曹,所谓的政府的思想导向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我想还是老百姓们真正喜欢刘备。虽然相比之下曹操在军事、战略、雄心大志和文学才华上都远远的强于刘备,但是,千百年来,老百姓不喜欢他,因为他残暴。

最后一点,就是差别在"为什么而战"。英雄要同时为自己并且为民众而战,但是豪杰却不会太关心广大的民众疾苦,或者说只关心疾苦之"标",顺手的话就帮着解决了,但是英雄们是为了民众的疾苦之"本"而战,豪杰们既没有那个心思也不会有那种实力。梁山的群豪们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等有一天发达了,大家"大腕吃酒肉,大秤分金银"。问题是,金银分给谁?显然只有他们自己。梁山好汉唯一没有标榜的正好就是"劫富济贫",劫富的成果全都留作自己享用了。此外,"逼上梁山"实际上正是说明了他们揭竿而起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生存,并且真正像林冲那样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反"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一些对现有生活状况不满并找到了一条迅速发达的捷径的人。并且这种不满在书中记载的当时,并不是普遍的现象,当时的政府并没有昏庸无度、荼毒生灵,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不满。还是那句话,所谓的"天道",只不过是自己的好恶而已。

写到这里时,旁边的一位同学戏谑的说,《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黑帮小说",我想这样概括也未尝不可,不过毕竟梁山好汉们信奉并推崇"忠、孝、义、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确实和政府斗争过一段时间,成为过一种制约力量,杀过贪官,除过恶人,并且受过很多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的尊敬,所以,我认为对他们正确的定义,就是"豪杰"。

最后,我想用一小段文字来描写一下我心中定义的英雄应有的形象:

他漫步走在边僻的小巷里,每次击退外敌之后,他都喜欢换下沾满尘土和血腥气的战斗服,一个人到这边来喘口气,散散心,即便是每次为了找他都把副官们急得快哭了。他看着路边一小群追闹着玩的孩子们,略带欣慰的叹了口气:"还是小家伙们最开心了。"

突然,一个孩子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倒在他的旁边,手中刚吃了一半的红薯全拍在了他的新裤子上。孩子们吓坏了,虽然站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次次保卫城市不受侵犯的大英雄,但魁梧的身材和右眼上的刀疤以及大人们传说中的"杀了多少多少人",足可以成为他们浑身发抖不知所措的理由,摔倒的那个孩子更是吓得连哭都哭不出来了。他看见这种场景,忍不住扑哧一笑,抚摸着摔倒的孩子,从衣袋里拿出两个金币。

"对不起啊,我的裤子把你的红薯给吃了,你再去买点儿其它吃的吧。"

--
发信人: hemie (安静安静一下), 信区: DEP.THU
标 题: Re: 我妈给我打电话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0 21:43:09 2007), 站内

我只怕部分站务,恩
【 在 Scup (我是电,我是光,我是唯一的神话)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改:・dampfarmer 于 Sep 5 14:43:29 修改本文・[FROM: 211.99.222.*]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